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達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達旦,漢語詞語,拼音為dá dàn,意思為整整一夜,直到天明,出自《漢書·劉向傳》。[1]

[]

出處

1、《漢書·劉向傳》:「夜觀星宿,或不寐達旦。」 2、宋·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寇萊公﹞自少年富貴,不點油燈,尤好夜宴劇飲,雖寢室亦燃燭達旦。」 3、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關公乃秉燭立於戶外,自夜達旦,毫無倦色。 4、清·昭連《嘯亭雜錄·黃文襄》:「公素咯血,既理軍務,中夜輒起,或張目達旦,致積勞成疾。」 5、魯迅《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之三》:「乙校昨夜通宵達旦,將赤化書籍完全焚燒矣。」

例句

他通宵達旦地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