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過分水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過分水嶺》

作品名稱: 《過分水嶺》

創作年代: 唐代詩人、詞人

文學體裁:詩、詞

作者:溫庭筠

《過分水嶺》唐代詩人,字閬(讀láng)仙,人稱"詩奴"賈島詩。

這首詩是作者在公元830年(唐文宗大和四年)秋冬之際所作。此詩是溫庭筠由秦(陝西)入蜀(四川)途中經漢中府略陽縣(今屬陝西)東南八十里的分水嶺時所作。[1]

詩詞正文

鑑賞

化無情之物為有情,往往是使平凡事物富於詩意美的一種藝術手段。這首短詩,很能說明這一點。

詩中所寫的分水嶺,大約是今陝西略陽縣東南的嶓冢山。這是秦蜀或秦梁間往來必經之地,是唐代著名的交通要道,故一般徑稱分水嶺而不必冠以所在地。題稱《過分水嶺》,實際上寫的是在過分水嶺的行程中與溪水的一段因緣,以及由此引起的詩意的感受。

「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溪水無情卻似對我脈脈有情,進山三天得以有它伴我同行。

首句從溪水寫起。溪水是沒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這條溪水,卻又似乎有情。在這裡「無情」是用來引出「有情」的,「有情」二字是一篇的眼目,下面三句都是圍繞着它來具體描寫的。「似」字用得恰到好處,它暗透出這是詩人時而浮現的一種主觀感覺。這個「似」字,語意靈動輕妙,且與全詩平淡中見深情的風格統一。開頭一句在點出「有情」的同時,也就設置了懸念,引導讀者去注意下面的解答。

次句敘事,暗點感到溪水「似有情」的原因。嶓冢山是漢水與嘉陵江的分水嶺,因為山深,所以「入山三日」方才到達嶺頭。山路蜿蜒曲折,緣溪而行,所以行人感到這溪水一直在自己側畔同行。其實,入山是向上行,而水流總是向下,溪流的方向和行人的方向並不相同,但溪水雖不斷向相反方向流逝,而其潺湲聲卻一路伴隨。因為深山空寂無人,旅途孤孑無伴,這一路和旅人相伴的溪水就變得特別親切,仿佛是有意不離左右,以它清澈的面影、流動的身姿和清脆的聲韻來慰藉旅人的寂寞。我們從「得同行」的「得」字中可以體味到詩人在寂寞旅途中邂逅這位有情良伴的欣喜。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小詩的後兩句是說,登上山嶺頭就是我倆的分手之處,潺湲流淌與我惜別一夜有聲。

在入山三日,相伴相依的旅程中,溪水有情之感不免與日俱增,因此當登上嶺頭,就要與溪水分頭而行的時候,心中便不由自主的湧起依依惜別之情。但卻不從自己方面來寫,而從溪水方面來寫,以它的「惜別」進一步寫它的「有情」。嶺頭處是旅途中的一個站頭,詩人這一晚就在嶺頭住宿。在寂靜的深山之夜,耳畔只聽到嶺頭流水,潺湲作響,徹夜不停,仿佛是同自己這個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話別。這「潺湲一夜聲」,暗補「三日同行」時日夕所聞。溪聲仍是此聲,而當將別之際,卻極其自然的感到這溪水「潺湲一夜聲」如同是它深情的惜別之聲。在這裡,詩人巧妙的利用了分水嶺的自然特點,由「嶺頭」引出與溪水的分頭,又由分頭引出惜別,因惜別而體會如此溪聲。聯想的豐富曲折和表達的自然平易,達到了和諧的統一。寫到這裡,溪水的有情已經臻於極致,詩人對溪水的深情也在不言之中了。

分水嶺下的流水,潺湲流淌,千古如斯。由於溫庭筠對羈旅生活的深切體會,對朋友間友誼的分外珍重,他才能發現溪水這樣的伴侶,並賦予它一種動人的人情美。在這裡,與其說是客觀事物的是詩意出觸發了詩人的感情,不如說是詩人把自己美好的感情移注到了客觀事物身上。

作者簡介

溫庭筠[2](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

然恃才不羈,多犯忌諱,屢舉進士不第;又好譏刺權貴,取憎於時,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終生潦倒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客於江陵。溫庭筠,為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裔孫。《新唐書》雲:"彥博裔孫廷筠。"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生於太原。[3]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溫庭筠父親去世,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三兆村南)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段文昌出鎮淮南,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江淮吳中一帶。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段文昌調任荊南節度使,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荊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溫庭筠朋友李遠登進士。溫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二首》《寄李員外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溫庭筠有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之後,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今陝西西安)。

溫庭筠,為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裔孫。《新唐書》雲:"彥博裔孫廷筠。"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生於太原。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溫庭筠父親去世,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三兆村南)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段文昌出鎮淮南,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江淮吳中一帶。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段文昌調任荊南節度使,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荊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溫庭筠朋友李遠登進士。溫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二首》《寄李員外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溫庭筠有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之後,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今陝西西安)。

視頻

文人詞鼻祖溫庭筠

與詩書在一起 溫庭筠(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