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過崗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過崗龍

中文名稱:過崗龍

別稱:爬樹龍

界屬:植物界、崖角藤屬

門綱: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

目科:天南星目、天南星科

族種:龜背竹族、過崗龍種

性味歸經:藤:味微苦、澀,性平;

分布區域:分布於季雨林和亞熱帶

過崗龍龍鬚藤的莖。植物為常綠攀援本質藤本,高2~7米。幼枝淺黃色,密布銹黃色皮孔,嫩枝、花序、葉背均被短茸毛,卷鬚2個對生或1個。生於溝邊、山谷、河邊、疏林下或灌木林中。分布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浙江、湖北、湖南、江西、貴州等地。 能夠祛風,去瘀,止痛。治風濕骨痛,跌打接骨。

形態特徵

榼藤子又名眼鏡豆。為木質大藤本,長10餘米;小枝圓柱狀,無毛。

葉為二回偶數羽狀複葉,長10~25厘米;有羽片3對,頂生1對變態為卷鬚,下部2對各有小葉2~4對;小葉對生,有短柄,近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6厘米,寬1.5~2.7厘米,頂端鈍或圓,通常微凹頭,基部歪斜,楔尖或稍鈍。

春、夏間開黃色花;花長2~3毫米,芳香排成腋生密花且柔弱的穗狀花序萼闊鍾狀,5淺裂;花瓣5片,長橢圓形,頂端近短尖,無毛;雄蕊10枚,離生,略長於花瓣;子房有短柄,花柱絲狀,

莢果大,木質,長達100厘米或過之,寬達10厘米,扁平彎曲,有10~30節,成翻封逐節脫落,每節含1種子。種子扁平,圓形,直徑4~6厘米;種皮厚,木質,暗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澤。[1]

性狀

藤莖為不規則的斜切片,厚1~3厘米。切面呈略扭曲狀長圓形,長徑5~12厘米,短徑3~5厘米,一側略凹入,凹入處有一條脊狀隆起。栓皮粗糙,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灰褐色點狀皮孔,可見明顯的縱溝及扭曲的縱皺紋。切麵皮部深棕色,滲有紅棕色或棕黑色的樹脂狀物;木質部紅棕色或淺棕色,密布針孔狀導管。質堅硬。氣無,味微澀。[2]

生長環境

常生於林中,攀援於大樹上。

分布地域

分布於廣東省中部以南各地及雲南、廣西、海南、福建、台灣等省區。

藥用價值

一、

過崗龍,中藥名。為豆科榼藤子屬植物榼藤子Entadaphaseoloides(L.)Merr.,以藤及種仁入藥。藤: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種仁:利濕消腫。主治藤: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四肢麻木;種仁:利濕消腫。用於黃疸,腳氣,水腫。

功能

藤: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種仁:利濕消腫。

主治

藤: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四肢麻木;種仁:利濕消腫。用於黃疸,腳氣,水腫。

用法用量

用量藤9-30g。水煎服,或浸酒服,並煎水洗患處。種仁粉3g,開水沖服。

注意事項

服用種仁,必須煮熟或炒熟,不可過量,否則有中毒的危險。

採收加工

藤:全年可釆,切片,蒸後曬乾;種子:冬、春采,去外殼,煮熟或炒熟曬乾碾粉。[3]

二、

別名過江龍、扁龍、過崗扁龍、榼子藤、脊龍、扭龍、左右扭、扭骨風、眼鏡豆、豬腰子、牛腸麻、牛眼睛

來源為豆科榼藤子屬植物榼藤子Entada phaseoloides (L.) Merr.,以藤及種仁入藥。藤全年可采,切片,蒸後曬乾;種子冬春采,去外殼,煮熟或炒熟曬乾碾粉。

性味藤:微苦、澀,平。種仁:微甘、澀,平。

功能主治藤: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四肢麻木。

種仁:利濕消腫。用於黃疸,腳氣,水腫。

用法用量藤:0.3~1兩。水煎服或浸酒服,並煎水洗患處。

種仁:粉1錢,開水沖服。

注意服用種仁,必須煮熟或炒熟,不可過量,否則有中毒的危險。

備註(1)本品樹皮浸液能催吐、瀉下,有強烈的刺激性,誤入眼中可引起眼結膜炎。服用種仁,必須煮熟或炒熟,不可過量,否則有中毒的危險。中毒症狀為頭暈,嘔吐,血壓急劇下降,呼吸減緩乃至死亡。解救方法:洗胃,導瀉;服稀醋酸或鞣酸。如血壓下降可皮下注射甲(基)腎上腺素或麻黃素25~50毫克;如循環、呼吸障礙時可用強心劑或興奮劑,必要時給氧等對症治療。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4]

參考資料

  1. 過崗龍的功效與作用, 草藥大全,2017-11-27
  2. 過崗龍的功效與作用, 草藥大全,2017-11-27
  3. 過崗龍,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過崗龍,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