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運動負荷試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運動負荷試驗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運動負荷試驗,是指可採用活動平板、自行車功量計或二階梯運動試驗。

中文名 運動負荷試驗

外文名 exercisestress test

通過踏車、平板等運動工具運動負荷後進行的心臟功能或血流灌注顯像,用於評價心臟運動負荷後的儲備功能。

運動負荷試驗方案:

可採用活動平板、自行車功量計或二階梯運動試驗。可根據各實驗室具體情況決定運動負荷試驗方案,多採用次極量運動試驗。其中Bruce設計的次極量運動試驗方案使用最廣泛。

Bruce次極量運動試驗

患者準備:運動前記錄血壓、心率和心電圖,建立通暢的靜脈通道。

運動介入:運動負荷遞加程式見表。

注射顯像劑:達到預期最大心率的85%時,立即注射心肌灌注顯像劑,並在最大負荷下繼續運動2min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