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遠東多線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遠東多線魚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遠東多線魚,學名:Pleurogrammus azonus (Jordan et Metz, 1913),為六線魚科多線魚屬的一種溫帶海水魚,分布於西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至黃海海域,棲息深度0-240米,體長可達62厘米,稚魚成群在表面水層,成魚為底棲性,為高經濟價值食用魚,適合各種烹飪方式食用。

簡介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頭頂上有一強嵴突,頭部部分被鱗,體側有5條側線,背鰭連續,無凹刻,有21-23弱鰭棘,25-29鰭條,臀鰭無鰭棘,有24-30鰭條,尾鰭分叉,脊椎骨59-62。體上無明顯橫帶,鱗片小,側線鱗157-179。廣泛分布於北太平洋,主要生產國為日本、韓國、美國和前蘇聯。產卵季節自9月至翌年2年,幼魚生活于海的近表層,隨着生長而體色變成灰色。

評價

長江十年禁漁給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恢復帶來契機,但是瀕危魚類靠自然恢復很困難,需通過科學放流的手段恢復其野外種群。在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的支持下,雲南滇池保護治理基金會發起長江有魚之「滇池土著魚保護」項目,引導公眾在合理合法的渠道開展放流,聚焦「科學放流」主題宣傳,面向公眾開展以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題的環保公益行動。[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