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連城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連城拳福建省連城縣的漢族傳統拳術。明洪武年間(公元一三八五年),南田(連城縣隔田村)黃氏千七郎公之妻張氏四娘,與本縣巡檢張繡是河南同鄉,素為戚誼之交。巡檢張繡任職屆滿,請張四娘的長子黃張生挑運行李隨其回河南,到河南後,張繡便推薦黃張生到河南登封少室山(即嵩山少林寺)拜蔡、董、孫三位僧人為師,練習少林諸般武藝達三年之久。雖時間有限,但黃張生依然學得三位師傅的精髓要領。黃張生返回家鄉後,將其所學盡數教授給族人,因此隔田武術得以沿襲不衰[1]。後經黃觀傑等人在實踐中刪改後精益求精,使武術套路更加精煉、充實完善。

簡介

清順治十七年(公元一六六零年),拳師黃思煥前往浙東經商,結識宗人黃百家,他不僅精通少林拳法,還精通陰陽內家拳。當時還與其師傅王征南結為莫逆。數年來,三人經常相互切磋武藝,黃思煥深得二位師友的悉心指教,因此造詣更深。回家後,再經勤學苦練,取其長舍其短,遂成為別具一派的《連城南田拳》。黃思煥在康熙年間,因練功所需而鑄造了一把大關刀,大關刀連柄長四米、刀梢長六十六厘米、刀柄粗八厘米、刀柄相連均由鐵鑄成,重約二百斤。後輩習武之人大都無法舞動。唯有黃思煥的第八代孫黃肇疑年輕時可以把弄。黃肇疑身高一米七八,年輕時為了生計,經常肩挑三百斤來往連城與南平之間,為鹽商販運食鹽。故後輩習武之人中唯黃肇疑可以把弄大關刀。

隔田村地處僻壤,一向缺少娛樂場所,每逢天或晚飯後,只有在習武廳內,提槍弄棍,以此為樂。若人數多時,便敲鑼打鳴鈸,舉起獅頭舞動獅身,哄然而戲。村民習武之風,可謂甚之又甚!族人奉列祖前輩的告誡:隔田武術架勢沉宏、防守嚴而不疏、不易被人所傷害,若遇人挑釁,先以謙讓為恭,倘若一犯再犯,亦可自衛。強調尚武先立德,倘若傷人,應負責為人醫治。此乃隔田人未學武先立德習醫的原則。這也是隔田村黃宗盛、黃宗耀、黃冬年等骨傷科名醫的醫術由來。

連城南田拳經過歷代黃氏前輩如文祥、士昌、登有、庵佬,現代有湖佬、鶴林、俊登、俊保、宗鏡、肇籌、奎祥(現為國家一級武術裁判員)等人的創新,成為今日之《連城拳》,流傳頗廣,曾經流傳上杭、長汀、龍巖、清流、寧化、永安、三明、明溪、沙縣等地,還流傳至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和台灣等地,民國初期還流傳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地[2],深受讚譽。

一九五六年秋,縣政府組織隔田村的武術獅班,到福州參加全省武術表演,得到全省武術界與觀眾的一致好評,榮獲一等獎,並上報授予《隔田武術之鄉》的稱號,這是隔田村號稱武術之鄉的由來。一九五八年,中國《體育》報社,《中國體育》雜誌還專門派人到隔田村採訪,發表《體育之鄉》的專題報道。一九六一年七月,省委安排黃奎祥、黃清祥參加在上海舉行的華東區武術比賽,獲棍術第一名、南拳(連城拳)第二名。

文化大革命期間,隔田村武術活動受到衝擊。存放於祖祠的獅頭、大刀、鈎刀、鈀頭、鐵尺、雙刀等練武器械,被視為「封建遺產」。遭紅衛兵焚銷。世代相傳的武術典籍《南田武譜》和保存了三百多年全國罕見的大關刀也在劫難逃。七十年代,兩塊二百餘斤的練功石與石鎖皆不翼而飛(九十年代練功石已尋回)。武術活動被迫停止。

文化大革命後,停辦已久的隔田武術獅班得以重組。一九七七年六月,福建省武術比賽大會在隔田村舉辦,參加的單位有龍巖、廈門寧德、三明、建陽等七個地區的代表隊。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共產主義青年團龍巖地區委員會和龍巖地區體育運動委員會在連城文川鄉隔田村和長汀縣庵傑鄉聯合召開全區農村體育工作現場會,總結、推廣農村開展體育活動的經驗。一九八三年,在縣體委的重視和支持下成立了《連城武術協會隔田分會》,隔田武術得以新生,湧現出許多的青年後輩,在老前輩的指導下,為弘揚隔田武術作出了不懈努力,多次參加由省、市舉辦的武術比賽並獲獎。

視頻

連城拳相關視頻

傳統武術 連城拳 (福建)
文化遺產-5連城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