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迷青瑣倩女離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迷青瑣倩女離魂《迷青瑣倩女離魂》元代雜劇作家鄭光祖創作的雜劇。人們通常把它和關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牆頭馬上》稱為元曲四大愛情戲。劇本取材於唐陳玄祐的傳奇小說《離魂記》,寫書生王文舉幼時父母給他與張倩女訂下終身,但後來倩女母親以「俺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為由迫使文舉赴考。王文舉啟程後,張倩女靈魂與軀殼脫離,身軀臥病在床,靈魂卻趕上王文舉與之同居。王文舉一舉中第,帶倩女的靈魂回來,倩女的靈魂、身軀合而為一,皆大歡喜。倩女魂追王文舉的行動說明了封建禮教可以桎梏人的肉體,卻控制不了人的思想感情。作者正是通過對倩女離魂的描寫,熱情謳歌了青年男女為婚姻自由大膽衝破封建禮教藩籬的叛逆精神。曲詞艷美動人,情節簡單離奇,抒情寫景,以景寄情,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氣息。

人物形象

張倩女 張倩女幼時與王文舉訂下終身,因父母悔婚逼迫文舉上京赴考,而張倩女不在乎有無功名,擔心文舉高中後別娶高門。於是靈魂離開軀體,在離魂的狀態下,她大膽衝破禮教觀念,與心上人私奔,遂了心愿。現實中倩女的軀體,則只能承受離愁別恨的熬煎,病體懨懨。當文舉中了狀元,寄信給張家,說「同小姐一時回家」時,病中的倩女以為文舉另娶,悲慟欲絕。 王文舉 王文舉是一個用情專一、篤誠守信的青年書生。其父母與張倩女指腹為婚,王文舉長大後,應試途經張家詢問親事,倩女的母親卻以「俺家三輩兒不招白衣秀士」為名悔婚,文舉只得獨自上京應舉。倩女魂魄追趕文舉去京城,相伴多年,文舉狀元及第,衣錦還鄉,和倩女魂魄一起回到張家。

內容梗概

《迷青瑣倩女離魂》是鄭光祖的代表作。劇本寫張倩女與王文舉系指腹為婚,王文舉長大後,應試途經張家,欲申舊約。倩女的母親嫌文舉功名未就,不許二人成婚。文舉無奈,只得獨自上京應試。倩女憂思成疾,臥病在床,她的魂靈悠然離體,追趕文舉,一同赴京,相伴多年。文舉狀元及第,衣錦還鄉,攜倩女回到張家。當眾人疑慮之際,倩女魂魄與病軀重合為一,遂歡宴成婚[1]

創作背景

《迷青瑣倩女離魂》本是出於唐代陳玄祐的傳奇小說《離魂記》。宋代人改編為話本,金代人則編為諸宮調。元雜劇初期作家趙公輔有同名劇本。「離魂」題材的作品開始於南北朝時期,自南北朝以來,被不同時代的作家加以演繹, 而且日臻完善。離魂是《離魂記》劇中的主要情節,表現了女主人公張倩女執著的性格,也表現了她追求愛情、追求幸福婚姻的強烈願望。這種願望甚至能使靈魂擺脫受禁錮的軀殼而自由行動,精誠所至,超出人力所及的範圍。類似「離魂」型的故事,《太平廣記》中記有數則,但都沒有《離魂記》寫得出色。鄭光祖巧妙地結合元代特有的社會思想背景,並且在人物塑造、情節開拓、結構關係等幾個大的方面作了合理的創造,創作了《迷青瑣倩女離魂》。

參考文獻

  1. 閒着沒事幹點啥?聽小曲唄!吉林中公事業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