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追獵者自行反坦克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追獵者自行反坦克炮原圖鏈接來自 快資訊 的圖片

追獵者自行反坦克炮(德語:Jagdpanzer Hetzer)是納粹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利用捷克斯洛伐克的38(t)式坦克的底盤研發而來的一種自行反坦克炮,

追獵者自行反坦克炮是38(t)式自行反坦克炮(德語:Jagdpanzer 38(t),也被稱為Sd.Kfz. 138/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稱呼。「追獵者」這個名稱在當時並不常用於稱呼本車。這名稱本來是用於稱呼一種相關聯的新車型"E-10"。Škoda工廠在一段很短的時間裡於其公文中混淆了此兩款車型的名稱,以及後來剛配發部隊時也曾使用錯誤的名稱長達數星期,後來這個問題被釐清。但是古德里安在一份寫給希特勒的備忘錄中仍然誤用了此一由部隊自己創造的非官方名稱「追獵者」。戰後的歷史學家根據這份文件的記載稱呼本車而因襲成俗,這也是為何本車名稱不像其他車型的官方名稱總是採用動物名稱命名[1]

性能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有着很特殊的外型,一體的車身、兩側斜裝甲、突出的火炮防盾還有偏右的火炮軸線,使人們在戰場上可以很輕易的辨識出來。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屬於德國自行反坦克炮車系中較輕型的種類,納粹德國自行反坦克炮系列始於一號自行反坦克炮,接着是黃鼠狼系列,終結於追獵者自行反坦克炮。追獵者坦克殲擊車的主炮(與後期型四號坦克裝備者同款)能夠在適當的接戰距離擊毀對手,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在7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毀T-34,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全包覆式裝甲使車組員能夠獲得比黃鼠狼II和黃鼠狼III系列更良好的防護。

追獵者自行反坦克炮是二戰晚期德國最為常見的自行反坦克炮之一。關鍵在於本車生產容易而能大量製造,這在當時意義非凡,同時,本車的機械可靠度亦十分優秀。再者,本車輪廓較小難以擊中,且易於隱藏而得以伏擊敵方坦克。

追獵者自行反坦克炮的缺點在於狹隘的主炮射界、糟糕的內部設計和視界不良[2]。由於主炮射界太過狹窄,使本車有時得挪動車體才能瞄準快速移動的目標。本車主炮須由右側裝填炮彈,但該炮也裝設於車體的極右方,因此炮手和裝填手操作困難,令本車的實際射速低於預想射速。本車空間對於擠進四個車組員而言也過於狹窄。車長座位位於車體最後方,他前方是一片平坦而沒設置觀測塔的車頂。當車體前方稍微抬起時,車長的視界將極端受限,例如典型的超越障礙動作。

視頻

追獵者自行反坦克炮 相關視頻

75mm自行反坦克炮
講堂394期:獵豹自行反坦克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