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通肯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通肯河
來自快資訊的圖片
通肯河

中文名稱 :通肯河

文學家 :趙壹

年 代 :漢代

文學體裁 :賦

通肯河又作"通鏗河"。松花江左岸支流呼蘭河的支流。位於黑龍江省中部。發源於小興安嶺西南麓,流經北安、海倫、拜泉、明水、青岡、望奎等縣,注入呼蘭河。全長378公里,河寬10-40米,水深0.5-1.0米,流域總面積10583 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為結冰期。流域土地肥沃,為黑龍江省重要農業區。

幹流概況

通肯河,呼蘭河一級支流,自海倫市東北山區蜿轉流向西南,全長182公里,流域面積8125平方公里,主要流經明水縣、青岡縣、蘭西縣和海倫市境內。 通肯河系呼蘭河的一級支流,是黑河市域內唯一屬於松花江水系的河流,流經北安市南部,是北安市與海倫市的界河,在北安市域內流長104公里,流域面積1700平方公里。 河道全長378 km,流域面積10583 平方公里。上中游主河槽寬35-50米,其中海倫市濱北鐵路以下河谷寬闊,漫灘寬4~7 km通肯河:發源于海倫縣、北安市交界處, 海倫一側井家店北。屬呼蘭河一級支流,白 海倫縣東北山區蜿轉流向西南,是海倫與北部北安市,西部拜泉縣,西南部明水縣、青岡縣的 界河。在本縣流經通肯河林場、海倫農場、雙錄、扎音河、愛國、愛民、永和、百祥、新興等 鄉,積水面積為8 125平方公里,濱北鐵路以下河谷寬闊,約5-10公里,其中海倫境內漫灘寬 4-7公里。河道曲折蜿轉,彎曲係數1.8左右,泄流量小,平槽流量為100-380立方米/秒。海 倫縣主要的海北、聯發、倫河三大澇區均分布於通肯河河灘地。通肯河:又名通鏗河,河身寬18米左右(舊志載五、六丈)、發源於布倫山,是本縣與海倫縣分界之水。下游經縣之東南邊界,曲折南行150里,通過青岡縣、蘭西縣入呼蘭河。本縣流長40公里。 碧拉河:又名畢喇河(現已乾涸),在縣城南40里亨字頭甲六井(今新生鄉合心村),河寬8米左右(舊志載二、三丈),發源於白花泉,匯入通肯河。通肯河:位於本場的東南部,是與海倫縣的分界河。發源於本場三分場的東北山谷,平均河道寬8米,河床深度2.1米,常年流量0.5-1.5立米/秒。流經場區28公里,匯水面積301平方公里。河道曲折,每當連續降水量超過150毫米時便可泛濫。

主要支流

  • 扎音河,通肯河支流,發源于海倫市東北部山區,全長105公里,流域面積1264平方公里,主要流經明水縣、青岡縣、蘭西縣和海倫市境內。
  • 海倫河,屬通肯河支流,發源于海倫市域東南,河道自東北向西南貫穿於已開墾的緩坡漫崗之間,全長74公里,流域面積1141平方公里,經由海倫市十多個鄉鎮。
  • 撇拉河,為通肯河支流,發源於拜泉縣南部,流經本縣興仁鎮和繁榮鄉交界處,全長32公里,在本縣境內27公里。由於上游幾處興修水庫,近年來,該河水面狹窄,水量減少,年徑流量1 854.05立方米。
  • 頭道烏龍溝子,發源于海豐鎮蔣家屯西北部,全長55.4公里。流經海豐、燈塔、衛星、東郊、火箭、先鋒、富源7個鄉鎮,經過山頭蘆水庫調節後,注入通肯河。流域面積為369平方公里。豐水期流量為15秒立米,河源高程為202米,河道平均比降為1.2‰。多年平均逕流量1 588萬立米。
  • 二道烏龍溝子,發源於東升鄉興隆溝及蓮花鎮寬五東村之間。全長50公里,流經東升、蓮花、廂白、東郊、望奎、先鋒、富源7個鄉鎮,流域面積為524平方公里,豐水期流量為20秒立米,河源高程為193米,河道平均比降為0.8‰。
  • 三道烏龍溝子,發源於蓮花鎮東南與東升鄉姚家屯之間。流域面積 324平方米,流經惠七鎮北水八村白家店,海倫縣新興鄉注入通肯河。河源高程為202米,河道比降為1‰,多年平均逕流量為2 730萬立米。
  • 十一道河:發源於本場十八隊北部山區,流經場區13公里,匯水面積127公里。平均河道寬 3.5米,河床深1.7米由北向南經十八隊入通肯河。在一次降大雨大於等於40毫米時便可泛濫成 災。
  • 十道河:發源於通北林業局群力林場的東北山谷,流經場區21公里,匯水面積213平方公 里,河道寬5.5米河床深2米。流經本場十七隊至十一隊直入通肯河。一次降大雨大於等於50毫 米時便可泛濫成災。是造成十三、十五、十六、十七隊沿河地塊澇災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十 三隊開發的主要原因。
  • 九道溝。發源於二分場東北山區,流入場區分三條支流,流經長度15公里,匯水面積為63 平方公里,河道曲折,寬窄不同,深淺不一,由東向西入通肯河。在大於等於100毫米連續降水 的情況下,二分場場部西南一帶的河水經常泛濫。造成本場十、十一隊部分沿河兩岸的低洼地 不能開發利用。
  • 扎音河:原名扎喀河 (滿語),是通肯河支流,發源於縣城東北部井家店林場南溝子,為呼蘭河右岸大支流,北鄰通肯河,南鄰克音河。本河流向是由東北向正西。主要流經景家店林場、雙河林場、陳家店林場、紅光農場、雙錄、護林、東方紅、長發、海北、向榮、愛國、愛民、永和等鄉鎮,在永和鄉供銷村流入通肯河。河流處小興安嶺南麓海拔 400米,河口海拔高程170米。流域面積1 264平方公里,上游已建大型東方紅水庫一座,由於水庫水量不足,1968年將南北河上游62平方公里集水面截入扎音河,故實際流域面積為 1 326平方公里,河谷寬為1-3公里,是海倫縣主要水田灌區。
  • 海倫河:是通肯河支流,發源于海倫縣城, 河道自東北向西南貫穿於已開墾的緩坡漫崗之間,流域面積為1 141平方公里,河谷寬1-2公里,下游已修建聯豐水庫一座。
  • 三道烏龍溝:是通肯河的支流,發源於望奎縣蓮花鄉。 在本縣永富鄉入境,由東向西,流經永富、新興鄉。流域內基本為緩坡起伏的平坦地形,已全部開墾為耕地。河谷寬 1公里左右,流域面積527平方公里,其中望奎縣占58%,面積為304平方公里。流長32.4公里。
  • 克音河:是呼蘭河的支流,是海倫縣與綏稜縣的界河, 發源於本縣東北部山區陳家店林場附近,自北向南貫穿於丘陵漫崗之間,除河源上游已大部墾為耕地,河谷寬1-2公里,海倫南部縣境總流域面積1 369平方公里,其中海倫縣占33%,為447平方公里。
  • 通肯河:又名通鏗河,河身寬18米左右(舊志載五、六丈)、發源於布倫山,是本縣與海倫縣分界之水。下游經縣之東南邊界,曲折南行150里,通過青岡縣、蘭西縣入呼蘭河。本縣流長40公里。 碧拉河:又名畢喇河(現已乾涸),在縣城南40里亨字頭甲六井(今新生鄉合心村),河寬8米左右(舊志載二、三丈),發源於白花泉,匯入通肯河。 雙陽河:發源於新生鄉新育村,自東向西橫穿縣境經依安縣流入林甸縣。河源高260米,河長66公里。流經本縣新生、興國、民樂、豐產、永勤、長榮6個鄉和拜泉鎮,流域面積為1804平方公里,流域耕地面積181萬畝。
  • 明水泉子:在城南70里(今屬明水縣)當地人稱為白花泉,因周圍有白花,莖高三、四尺,面得名。泡周圍約四、五里附近地勢低下。春秋水漲,東南入通肯河。
  • 九連泡:縣城東70里處利字三甲三井(今國富鄉國富村),因泡水蟬聯而下,共有9處,所以當地人呼為九連泡,下流即為通肯河的四道溝子。

治理開發

  • 東方紅水庫。始建於 1958年,位於本縣東北部,小興安嶺支脈哈拉巴山東麓侯家屯附近,建在松花江三級支流扎音河上游,距縣城28公里。1958年初,為了徹底根治扎音河,化水害為水利,縣委決定修建東方紅水庫,同年7月由省水利廳呼蘭河流域規劃大隊設計,8月在縣東方紅水庫工程建設施工指揮部領導下,從全縣抽調 3 000人的民工隊伍,至1961年末,基本完成520米的土壩主體工程,隧洞開通201米,溢洪道開挖也完成三分之二。1962年正式列為國家基本建設項目,由省水利廳第三工程處負責整修續建,至1965年全部完成了土壩加高,隧洞開通,溢洪道開挖,水電站的建設任務。水庫建成以後,既保護了下游沿岸土地免遭洪澇災害和2萬多口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又使扎音河、雙錄、長發、向榮4個鄉的水田灌溉有了水利資源,發展了水稻生產,增加了國家和個人的收入。同時,還在水庫內建成了一座水電站,裝機容量為250瓩兩組,每年春、夏、秋三季發電,可供扎音河、雙錄、東方紅3個鄉的生產和生活用電。
  • 聯豐水庫。位于海倫縣城西南部, 百祥鄉信義村和豐山鄉豐勝村的交界處,建在海倫河下游,距海倫縣城50公里。距通肯河入口處15公里。為根治海倫河的洪水泛濫,縣委決定1958年開始修建聯豐水庫。從當年10月至1960年 1月完成了土壩工程,同時完成一座三孔灌溉閘門。但是,當時由於處於大躍進年代,只圖工程進度,忽視工程質量。一遇洪水,即發生決口,造成勞民傷財。特別是1962年8月份出現110毫米的集中降雨,聯豐水庫洪水總量達一億立米,沿河堤壩發生了決口。1963年 2月拆除舊三孔閘,進行整修,又新建泄洪閘一座。還建電站一座,裝機容量為55瓩。於1965年1月竣工。整個工程總投資為95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727萬元,社隊自籌227萬元)。總投工為222萬工日,社隊投車工為 67 000車工口,完成土、砂石、砼方共計822 105立方米。由於聯豐水庫的興建,根治了海倫河水的泛濫災害,保護了下游 93 000畝土地和4萬餘畝荒原,在農田灌溉、發展水田生產和養魚事業上起了很大作用。
  • 星火水庫。位于海倫縣城北部,海北鎮倫北村以北一公里的通肯河左岸。 1957年動工,1958年完工,1975年又經縣農田基本建設民兵團整修續建。水庫建成後,發展了水田,並開展了以養魚為主的多種經營。1981年用這個水庫的水灌溉水稻面積已達 2 000畝,年產魚30 000餘斤。燎原水庫。位于海倫縣城北部,愛國鄉愛和村北,通肯河左岸,濱北鐵路西側約4公里處,距海倫縣城30公里。水庫主體工程於1956年 7月破土動工,1958年完工,1976年又由縣農建兵團整修續建,整個工程投資50萬元。這個水庫的建立,不但解除了澇災,而且保證了愛國、愛民鄉部分村的水田豐收。1981年水田發展到6 300畝,年產魚7萬餘斤。[1]

視頻

通肯河排水渠道發生決口,洪水衝擊大壩,各部門緊急採取措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