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道壩子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道壩子鄉

所屬地區: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道壩子鄉,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地處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中部,東與龍頭山鄉相鄰,東南與圍場鎮毗鄰,西、西南與半截塔鎮相連,西北與燕格柏鄉相接,北、東北與大喚起鄉接壤, 區域面積193.3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全鄉常住人口6325人(第七次人口普查) 。 民國時,屬圍場縣第三區。1950年3月,屬第六區。1983年12月,撤銷公社,改建道壩子鄉。1986年5月,改為道壩子滿族鄉。1989年6月,復為道壩子鄉。 截至2020年6月,道壩子鄉下轄10個行政村。 2018年,道壩子鄉有工業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1]

目錄

位置境域

道壩子鄉地處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中部,東與龍頭山鄉相鄰,東南與圍場鎮毗鄰,西、西南與半截塔鎮相連,西北與燕格柏鄉相接,北、東北與大喚起鄉接壤, 區域面積193.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道壩子鄉地勢西高東低。境內最高峰蛤蟆坑梁頂,位於八家村,海拔1677米;最低點位於順下村,海拔960米。

氣候

道壩子鄉多年平均氣溫4.7℃,極端最低氣溫-39.3℃,極端最高氣溫37.8℃。無霜期年平均117天,生長期年平均137天。

水文

道壩子鄉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道壩子溝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境內查字上、查字下、道壩子、楊樹溝、順下等村,境內長43千米,流域面積196.96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東順井河,由南向北流經境內八家、順上、順下等村,長16千米,流域面積64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道壩子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低溫、冷凍、雪災等。旱災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0年4~7月,境內所有村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2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00萬元。

自然資源

道壩子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鉛、鋅、螢石、玄武岩等。其他自然資源有雉雞、野兔、罐子、蘑菇、蕨菜、山杏、榛子樹等野生動植物;黨參、柴胡、黃苓等野生中藥材。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道壩子鄉轄區總人口1119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7人,城鎮化率2.21%。另有流動人口52人。總人口中,男性5882人,占52.54%;女性5314人,占47.46%;18歲以下2332人,占20.83%;19~35歲2591人,占23.14%;36~60歲4868人,占43.48%;61歲以上1405人,占12.55%。總人口中,以滿族為主,達6053人,占54.06%;有漢、蒙古、回等5個民族,共5143人,占45.94%;漢族4922人,占43.96%;2011年,人口出生率12.42‰,人口死亡率13.75‰,人口自然增長率-1.33‰。 2017年,道壩子鄉常住人口6701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根據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結果,道壩子鄉常住人口6325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49%。

經濟

綜述

2011年,道壩子鄉財政收入完成82.03萬元,比上年增長132.64%。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1.09萬元,比上年增長74.74%。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7.24萬元,增值稅18.17萬元,企業所得稅24.40萬元,個人所得稅21.5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73.26元,比上年增長134.20%。農民人均純收入1901元。

農業

道壩子鄉有農業耕地面積3.45萬畝,人均3.08畝;林地面積14.37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0.69億元,比上年增長59.86%,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70.78%。糧食作物以馬鈴薯、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0.72萬噸,人均643.53千克。經濟作物以蔬菜為主。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0.31萬畝,產量0.67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圓白菜等。 道壩子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0.81萬頭,年末存欄0.37萬頭;牛飼養量0.42萬頭,年末存欄0.26萬頭;羊飼養量0.41萬隻,年末存欄0.22萬隻;家禽飼養量10.39萬羽,上市家禽6.40萬羽;生產肉類0.07萬噸;禽蛋18噸,鮮奶18噸;畜牧業總產值0.2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0.74%。 截至2011年末,道壩子鄉累計造林11.48萬畝,其中防護林2.39萬畝,經濟林3.66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5.40萬株,森林覆蓋率38.86%,活立木蓄積量45.48萬立方米。2011年,果樹種植面積0.44萬畝,產量0.01萬噸,主要品種有小蘋果、杏。2011年,名優特、綠色環保農產品有馬鈴薯、白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