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遣興三首(文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遣興三首(文同)

作品名稱:遣興三首(文同)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文同

遣興三首(文同)是宋朝著名畫家、詩人文同作品之一。

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四川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畫家、詩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進士,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歷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陝西洋縣)等知州或知縣。元豐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吳興)就任,世人稱文湖州。元豐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歲。他與蘇軾是表兄弟,以學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讚許,尤受其從表弟蘇軾敬重。[1]

正文

(一)

惻惻抱伊鬱,試此登嶕嶢。 陰風吹繁雲,黯黯蒙泰霄。 關河眇無際,節物何蕭蕭。 過雁安所之,驚哀翻泬寥。 幽懷漭如失,隨此群草凋。 嗟予生胡為,跡玷明盛朝。 服職詎雲補,赧然綴群寮。 感此四序遷,一昏復一朝。 寒霜入兩鬢,漸積不肯消。 良辰乖所遇,慨嘆心魂飄。 賤稟迂且介,於時信無庸。 欲適閡所之,此道當何從。 富貴諒非有,僻陋知可容。 豈不愧上恩,耗此釜與鍾。 昨歸得此州,滿眼皆亂峰。 事物固瑣碎,敢茲任頑慵。 報國只自明,惟神諜其胸。

(二)

少小事編簡,淵源極沿洄。 不自測其深,津涯信悠哉。 既長務修省,日以德義培。 一簣敢中畫,期之至崔嵬。 振纓仕明庭,鴛鷺忝游陪。 蹇修無嗣者,誰可吾與媒。 吐艷落晚春,蔫然抱枯荄。 因人寔自恥,寂寞余敢哀。 何當清泠泉,襟裾濯氛埃。 故山有松菊,待賦歸去來。

(三)

運陰不肯解,山霧嘗霏霏。 積潤日已滋,厭浥沾人衣。 展轉厭早起,隔窗問晴暉。 幸聞太陽出,身體輕欲飛。[2]

作者生平

文同(1018—1079),字與可,號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東)人。仁宗皇佑元年(1049)進士,初仕邛州軍事判官。至和二年(1055)調靜難國節度判官,嘉佑四年(1059)召試館職。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1065)改漢州。三年,遷知普州。神宗熙寧三年(1070)召知太常禮院。因議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興元府、洋州。元豐元年(1078)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於陳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詩外尤以墨竹知名,畫家稱文湖州竹派。[3]

主要作品

後人編有《丹淵集》四十卷,拾遺二卷,附范百祿所撰墓誌及家誠之所撰年譜。《宋史》卷四四三有傳。文同詩二十卷,以《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毛晉汲古閣重刊明萬曆三十八年吳一標刻《陳眉公先生訂正丹淵集》為底本,參校明萬曆四十年蒲以懌刊《新刻石室先生凡淵集》(簡稱梁校,藏南京圖書館),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閣本(簡稱傅校,藏北京圖書館)。另輯錄集外詩,附於卷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