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邋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邋遢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邋遢 一般指不整潔,不利落、髒亂。邋遢,指雜亂、四下亂扔東西和在公共場合亂扔廢物的人,引申為形容詞:雜亂、凌亂和不修邊幅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邋遢 [1]

外文名 slovenly

類型 漢語詞語

釋義 不整潔、不利落、髒東西

讀音 lā ta

基本信息

漢語拼音:《現代漢語詞典》標音為lā tā 實際讀時遢應讀輕聲lā ta

解釋:

現在的意思:指不整潔,不利落。

古代的意思:

①行走的樣子。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眼見得路迢迢,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風鞭瘦馬。"

②骯髒,不整潔。

釋義

「邋遢」一詞本來是形容行走之貌。《廣韻·盍韻》:「邋遢,行貌。」又《廣韻·叶韻》:「邋,邁也。」後來又指為人猥瑣糊塗,不整潔的意思。至今「邋遢」只保留不潔淨的意思。

「邋遢」解作不潔,始於明或以前。《明史·方伎傳》記載張三丰「不飾邊幅,又號張邋遢。」可證。

「邋遢」今作「辣撻」,除指身體或衣物不潔淨外,也可指環境的不潔淨,俗語「年廿八,洗邋遢」,「邋遢」便作後一解。

邋遢 [slovenly;dirty;dowdy;sloppy]

眼見得路迢遙,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風鞭瘦馬。--王子一《誤入桃源》

示例

1. 邋遢鬼

lā ta guǐ

習慣性地不注意整潔或乾淨的人。

2.邋遢貨

lā ta huò

不修邊幅的人;尤指邋遢女人、不整潔的女人。

記載

文獻

1.行路貌。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眼見得路迢遙,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風瘦馬。" 明·屠隆《曇花記·從師學道》:"我兩人邋遢雲遊,止求衣食,豈能度人?"端木蕻良《鄉愁》五:"忽然是房東邋遢鞋聲,在窗戶底下走過。"

2.鄙陋糊塗。 明·郎瑛《七修類稿·辯證五·諺語解》:"邋遢,《海篇》雲:行歪貌。借為人鄙猥糊塗意也。" 明梁辰魚《紅線女》第三折:"好笑那 田 家翁做人來真邋遢,困騰騰像半死的蝦蟆。"《醒世姻緣傳》第九四回:"憑你是個龔遂、 黃霸 這等的循良,也沒處顯你的善政,把那邋遢貨薦盡了,也薦不到你跟前。"

3.骯髒;不整潔。《快心編三集》第八回:"若像邋遢的婦女,頭毛未必便黃,只因不掠不梳,塵垢蓬鬆。"老舍《四世同堂》四三:"他不大好乾淨,可是那都因為他沒有結婚,他若是有個太太招呼着他,他必定不能再那麼邋遢了。"陳登科《赤龍與丹鳳》第一部十:"你這個邋遢貨,比蒼蠅還髒。"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