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子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鄧子基,教授。1923年6月生,福建沙縣夏茂儒元村人。著名財政家,教育家,經濟學家。1947年畢業於政治大學經濟系。1949年參加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52年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廈門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財政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專於社會主義財政理論。2012年07月,因邀出任第25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首席"城市驕傲"形象大使。曾榮獲國家、省部級榮譽獎勵50多項,以及"國家榮譽勳章"、"世界500名人勳章"(英國)和"終身傑出成就金人獎"(美國)等。

2012年07月,因邀出任第25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首席"城市驕傲"形象大使。

人物訪談

鄧子基1923年出生在福建省沙縣,年幼時母親和父親先後去世,孤兒鄧子基的童年沒有享受到同齡人應有的歡樂,而是被迫從小就開始面對生存的艱難。在鄧子基的記憶里,童年缺衣少飯,能吃到的最好的飯就是八寶飯.

鄧子基:八寶飯可不是我們現代的八寶飯,就是米很不乾淨,很多沙摻着.就是米很差.

生活的艱辛卻不能磨滅他的志氣,小小的鄧子基心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鄧子基:一個百貨店當學徒,沒有工資,混口飯吃,後來我蠻聰明的,一個月開始賺2元錢.利用2元錢的積累起來開始上學讀書.從此以後進入了求學的道路.

顛沛流離的生活,艱難困苦的求學,使他付出比別的學生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鄧子基:打擺子,發燒,照樣上課,一個班主任說這個孩子生病了怎麼還來,我說,課不能不上,作業不能不做.

天道酬勤,人品及學習成績優秀的鄧子基終於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中學和大學的學習.1949年解放前夕,已經是中學教師的青年鄧子基一腔熱血參加地下革命活動,在戰鬥中迎來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

鄧子基:整個形勢年輕人嚮往光明,通貨膨脹、官場腐敗,年輕人看不慣。

新中國的成立完全改變了鄧子基的一生。這是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的大樓,當時經濟學院的前身是經濟研究所,匯集了一大批經濟學精英,時任廈大校長的王亞南教授在國內經濟學界的聲望很高。王亞南教授是《資本論》的翻譯者之一,我國的著名經濟學家。1950年,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開始招收《資本論》研究生。年輕的鄧子基慕名而來,帶着理想和抱負來到了王亞南教授的研究生班。

鄧子基:那時候新中國有兩個有名的,一個北大的,一個就是王亞南,他第一個招研究生,我對這個行業很熱愛,對校長很崇拜,就去了,他看中了我。

在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資本論》研究生班,鄧子基的眼界和學識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王亞南大師的風範和學識深深地震撼了年輕的鄧子基。

鄧子基:他叫我好好學習,要掌握馬列主義,也要了解西方理論。做學問要虛心,要謹慎、要講方法。

正是在那時,鄧子基定下了自己的理想:將來也要象王亞南老師一樣,教書育人,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1952年7月,29歲的鄧子基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成為了新中國第一屆研究生。之後,他留校任教,這一留校,就是半個多世紀。

鄧子基:我不想離開,我從小就立志當老師,有沒有機會離開呢?有啊,有地方叫我出來搞財經工作,北京要我去當這個長那個長的,都聯繫了我,我都不去,我覺得當老師很好。

半個多世紀來,鄧子基培養出數萬名專業人才,其中碩士生300多名,博士100多名,博士後3名,這些學生在祖國的建設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這裡是廈門大學景色優美的芙蓉湖,湖面上水波蕩漾,湖畔綠柳婆娑.文化大革命時,鄧子基和100多位老師一起,就被隔離在芙蓉湖畔的一座平房裡,接受審查.

鄧子基:很難受,想不通,我工作積極為什麼這樣,查我的書,斷章取義,有人揭發,想不通,你也得通。

回憶起這段非常的日子,鄧子基卻依然豁達.

鄧子基:壓抑是壓抑,但還比較樂觀,有的人去死了,我沒有這個念頭,家裡還有人,也沒什麼大問題,很坦然,浩浩蕩蕩.

文革結束後,鄧子基和他的同事們奔走相告,他以加倍的熱情投入了恢復辦學工作,第一步就是辦財經專業試點班.

鄧子基:搞計劃,找人,開始招生,很困難,重新起爐灶,很難得,恢復辦學了。

在鄧子基和其他老師的努力下,廈門大學的經濟學科教學力量越來越壯大、雄厚。廈門大學財政學與貨幣銀行學兩個碩士點、博士點和全國重點財政學科點先後建立,1982年,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成立,開啟了我國綜合大學創辦學院的先河。

個人作品

《兩種社會制度下的國家公債》,合著《社會主義財政理論》,主編《社會主義財政學》、《財政與信貸》。

鄧子基:站的高才能看的遠,每天108層樓梯,一個人要多動腦,還要動手動腳,多走,才能保證身體.

雖然已經年逾九旬,鄧子基還在教學園地上辛勤耕耘,他還擔負着繁重的博士生指導的科研與教學工作.《財政與宏觀調控》一書正是在鄧子基的帶領下,由博士生共同參與編寫完成的.

廖靚:雖然鄧老眼睛不是太好,但鄧老看復稿的時候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甚至不放過一個標點符號.

在鄧子基的家裡,書架的最下一層,排列的密密的書都是鄧子基的著作.50幾年來,他出版了專著、譯著和教材56本、發表主要論文370多篇,著述千餘萬字。

鄧子基:我始終是研究財政學,我對馬克思主義比較有基礎,師從王亞南老師,西方的理論我也了解.

主要觀點

1962年,鄧子基先後發表了論財政本質的三篇文章,提出了財政的本質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係。這一理論在國內的經濟學界引起了極大的爭論。

鄧子基:當時38-40歲,我提出了,有的人不同意,要不要以國家為主體的大家爭論,最後大多數贊同,成為主流派的理論。

1964年,在大連舉行的全國財政學術理論研討會上,鄧子基的財政本質說得到了與會的大多數贊同。奠定了他的理論主張在我國財政本質說的主流派地位。

經過長期的科學研究,鄧子基提出了財政本質與模式論,財政四要素論、財政四職能論、財政、稅收、國有資產管理一體兩翼、一體五重等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多為政府部門所採納,在財政、稅收、國有資產管理改革與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摺疊編輯本段相關評價 鄧子基教授有句話,就是:教書育人,出人才,出成果.半個多世紀以來,他一直是這樣做的,他為培養中國財政學人才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而他對中國財政學理論的貢獻,更是高山仰止,他的一生,見證着中國財政學發展的歷史。

鄧子基之子鄧力平,1954年11月出生,廈門國家會計學院院長,廈門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九、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同時擔任全國民革中央副主席。

個人榮譽

鄧子基教授曾作為第一獲獎者獲部級以上獎勵23項:

1987年國家級優秀教材一等獎,

198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六五"規劃優秀專著一等獎,

198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優秀論文一等獎,

1988年財政部優秀教材一等獎,

198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10年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3項),

1988年中國財政學會10年來財政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0年國家稅務總局、中國稅務學會10年來稅收理論研究優秀成果榮譽獎,

1990年國家稅務總局、中國稅務學會10年來稅收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2年"光明杯"全國優秀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1993年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

1995年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二等獎,1995年中國財政學會第二屆全國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八五"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5年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

1995年第九屆中國圖書獎,

1995年國家教委出版系統優秀著作一等獎,

1995年華東地區出版社優秀專著一等獎,

1998年教育部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8年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二等獎,

1998年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優秀成果特別獎,

1999年國家稅務總局、中國稅務學會全國第三次學術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9年福建省國際稅收研究會榮譽獎。

他還獲得如下表彰:1986年廈門市勞動模範,1987年中央電視大學優秀主講教師,1990年廈門市先進工作者,1986年和1991年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1990年福建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990年國務院有突出貢獻"政府特殊津貼",1991年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授予的"世界500名人勳章"和"國際榮譽勳章",1991年美國傳記研究會授予的"國際500名有重大影響人物勳章",1992年美國傳記研究會授予的"終身傑出成就勳章",1995年美國傳記研究會授予的"終身傑出成就金人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