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邦均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邦均鎮位於薊州區西部盤山南麓(北緯39°59′,東經117°15′),西距北京76公里,南距天津90公里,東距唐山104公里,東北距縣城13公里。京哈、寶平公路縱橫穿越,邦喜公路以此為起點,與津薊高速公路相鄰,京秦鐵路、大秦鐵路橫貫鎮北,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1]

歷史由來

邦均鎮歷史悠久。「邦均」地名之由來,說法很多。其一,邦均原名「邦君」,意即邦國之君。據歷史文獻記載,周文王臨死時,囑託其弟召公奭輔佐武王。武王滅商後,就封他的叔父召公奭於燕,以報答他的輔佐之恩。於是,召公在這裡建立都城,取名「邦君」城,後來演衍成了「邦均」。其二,邦均原名「商君」,相傳,秦國改革家商鞅曾在此宿店,故名商君店。也意指商賈雲集之地。唐太宗東征高麗,途經此地。問大將軍薛仁貴這裡叫什麼名字。薛仁貴回報說叫商君店。李世民一聽「傷軍」二字,眉頭一皺。這齣征未捷先傷軍未免有點不吉利。不行,得改名。改叫什麼呢?李世民說,改成幫軍吧,幫助我大軍東征成功。故改名「幫軍店」。東兵馬中兵馬西兵馬東草場、西草場等村皆因唐太宗駐軍而得名。後民間演化「幫軍」為「邦均」。其三,邦均原名「困龍鎮」,傳說北山一條黃龍經常來鎮上作亂害人。後來,人們用火把龍困死在鎮上,故此得名。唐太宗東徵兵敗,逃至此,聽說這個鎮叫「困龍鎮」,很是煩惱,便召集大臣商議更改地名,遂改為邦君(均)。三種說法,孰是孰非,由於歷史久遠,無法明辨。清道光十一年(1831),稱邦均鎮。

社會事業

邦均鎮歷史悠久,所轄區域內有漢墓群,商周遺址,關帝廟,清真寺等古蹟。相傳戰國後期商鞅曾宿店於此,稱商均店。唐朝李世民東征高麗途徑此地,更名幫君店,後演變邦均店。清道光十一年(1831),稱邦均鎮。自古以來,邦均鎮村落集中,人口密集,店鋪林立,商業繁榮 ;逐漸成為商家雲集之地,有「京東第一鎮」之美稱。邦均鎮已發展成為薊縣西部地區的經濟貿易中心,並輻射三河、平谷、大廠、寶坻、遵化、玉田等縣。

自然資源

邦均鎮自然環境和生產條件良好,物產豐富,經濟發達。鎮北部為丘陵,南部為平原。主要礦產有礦泉水、紫砂頁岩等;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等;種植業(苗木花卉)和養殖業(蛋雞、生豬)逐漸成為該鎮的特色產業,也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2001年,邦均鎮與李莊子鄉合併,現轄43個行政村,鎮域總面積34.73平方公里。截止2002年底,全鎮總人口為32491人,鎮域人口密度為935.53人/平方公里。全鎮耕地總面積27237.1畝,人均0.908畝。[2]

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邦均鎮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邦均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使經濟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生活有了極大提高。二十年的改革和建設,邦均鎮調整產業結構,實現了轉軌變型,社會各業協調發展,逐步形成了汽車改裝、建築建材、地產資源開發、交通運輸、畜禽養殖、苗木花卉等優勢產業。2003年,邦均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3.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71元。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與之相配套的社會服務也日趨完善,工商、稅務、銀行、郵電、電信、醫院、飯店等應有盡有,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邦均鎮是天津的苗木大鎮,發展苗木業已有20多年的歷史。全鎮共發展苗木專業村20個,種植農戶4200多戶,主要品種有檜柏、側柏、黃楊、月季等50多個,面積1.3萬多畝。從2006年8月,邦均鎮投資800萬元,規劃建設了占地600畝的華北苗木批發市場。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邦均鎮籌資700多萬元,興建了占地2870平方米、全國首家「沼氣+秸稈氣」混合供氣站,日處理糞便垃圾90噸,產混合氣1000立方米,可供3500戶居民炊事用氣。[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