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鄆城縣張魯集鎮大潭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鄆城縣張魯集鎮大潭中學堅持從嚴治黨,淨化政治生態。認真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從嚴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持續正風肅紀、懲治不廉潔。堅決糾正和查處違法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七個有之」問題,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政的各項決策部署。

校園諮詢

我縣着力打造全縣歷史上第一個黨支部舊址,充分發揮革命紅色教育基地作用

鄆城縣張魯集鎮大潭中學,是一個位於二省三縣交界處黃河灘區一所普通初級中學,然而令張魯集鎮乃至於鄆城縣人都感自豪的是,這裡曾是鄆城縣最早的黨組織的誕生地。

歷史的長河,風風雨雨,1935年10月的一個夜晚,大潭中學(當時為大渚潭高級小學)的教工宿舍里,微弱的燈光映襯着鮮艷的黨旗,於子元等幾位共產黨員組織成立了鄆城縣第一個黨支部,開闢了鄆城革命的新紀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後,這一地區黨組織從無到有頑強地發展着,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幾位貧苦的農村黨員秘密宣傳革命知識,發動群眾開展革命活動,黨的組織不斷壯大,在黃河岸邊這片土地上引領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動和革命鬥爭,為鄆城的解放和全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82年過去了,在這片紅色的沃土上,承載着紅色[1]記憶的大潭中學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愛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的大渚潭高級小學已成為一所擁有26個教學班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一批批優秀人才從這裡走出,奔赴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崗位。

紅色基因,紅色傳承,歷史不會被忘記,具有革命傳統的大潭中學被列為中國革命老區項目,九年一貫制[2]紅色學校,青少年紅色革命精神教育基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