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沫若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沫若紀念館地處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東臨什剎海,南望北海公園靜心齋。1965年,北京市調整路名和門牌號以前,這裡原為 「西河沿8號」。紀念館占地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80平方米,大門坐西朝東,門匾「郭沫若故居」為鄧穎超1982年9月題寫。郭沫若紀念館所在地在清朝年間是恭王府的馬號。民國初年,由樂達仁堂購買了這片地產,修建了如今的庭院。新中國成立以後,這裡先是蒙古人民共和國駐華大使館館舍,後由宋慶齡同志居住。

館舍布局

四合院

四合院東西廂房和後罩房兩側的房間,當年分別做過會議室、秘書辦公室及家人的住房,如今已闢為展室。展覽從文學、歷史和生平三個方面立體地表現了郭沫若[1]這樣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東廂房為《郭沫若的文學世界》,包括「詩文」、「史劇」、「譯着」三個專題;西廂房為《郭沫若與中國史學》,包括「古代社會研究」、「甲骨金文探奧」、「先秦諸子批判」、「歷史人物評說」四個專題。觀眾通過這兩部分內容可以了解郭沫若在文、史兩大領域中的成就與貢獻。後罩房的《郭沫若的人生歷程》則講述了郭沫若追求理想、以身報國,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86年的風雨人生。展覽以郭沫若的一句平靜而有震撼力的話作為結語:「我要以松柏的態度來刻畫出自己的年齡,能成為合抱的大木給天下的勞人以一片清蔭,即使中途遭了電擊或者枯死,我也希望它的殘骸能夠供給貧苦人一把取暖的柴。」

四合院北房為原狀陳列室。正中是郭沫若的客廳。沙發擺成馬蹄型。鋼琴前面的單人沙發是郭沫若接待外國朋友時習慣的坐椅,主客人在他左手,正中的位置上。他雙耳重聽,助聽器只能帶在多少有些功能的左耳上,所以只好打破以右為上的常規。沙發後面的背景是中國着名山水大師傅抱石的巨作,寫郭沫若游九龍淵詩意。在這幅丈二山水的下面,主人陳列了一排他所喜歡的石頭,造型自然,各顯神韻。郭沫若曾有詩自述說:「我亦愛石人,愛石之性堅,縱使遭磨礱,以方寓於圓。」

客廳

客廳東面與郭沫若的辦公室相接。一排書櫃依西牆而列,書柜上方橫掛着毛澤東的真跡《西江月·井岡山》。對面是於立群的隸書中堂,錄毛澤東詞《沁園春·雪》。南窗下面對面放着兩張書桌,主人常用的是東邊那張。黑電木的墨盒、北京牌的藍黑墨水、普通的極品狼毫……正是用這些最平常的文具,晚年郭沫若完成了《蘭亭序》真偽的論辨、《李白與杜甫》、《出土文物二三事》,還有他去世之後成集的《東風第一枝》和平生最後一部譯作《英詩譯稿》。辦公室東邊的小門通向臥室,這是東耳房。一部百納本的《二十四史[2]伴着一張棕繃床、綠格子的床單使小屋顯得樸素寧靜。

前排北房和後罩房之間隔着一個南北窄、東西長的小院。郭沫若和夫人每年都在這兒種瓜點豆,絲瓜、苦瓜不用說可以自給自足,而且更忘不了種上一兩株蛇瓜,那長得頗似蛇一樣的果實最能引起客人的興趣。穿過瓜架,後罩房中間是於立群的寫字間,郭沫若常在這兒和夫人一起寫字讀帖。三面牆上交相輝映着他們的書法佳作。左邊是夫人的小篆條屏;右側是郭沫若和夫人合作的青銅器拓片的題跋;正面是一幅郭沫若的行草《詠武則天》,透着書家豪爽灑脫,慣為古人作翻案文章的氣質,詩言志,文如人,筆酣墨暢,情躍紙上。

園子

垂花門外的園子裡另是一番景象。綠茵中一對石獅遊玩嬉戲,正由於主人的不拘一格,它們才沒有站在大門外顯示力量,而是輕鬆活潑地蹲在草地上。與石獅遙遙相望的是垂花門前兩口不成對的銅鐘,一左一右,和門前兩株古柏相伴為伍。稍高的一隻鑄於明末天順丁丑年;另一隻鑄於乾隆甲子年。它們都是郭沫若的收藏。

視頻

郭沫若紀念館 相關視頻

郭沫若紀念館推出「北京國際花植設計節」 特別關注
去北京郭沫若紀念館,感受一下文學家的日常

參考文獻

  1. 郭沫若介紹,道客巴巴,2015-03-28
  2. 《二十四史》在線閱讀,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