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郴州市水利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郴州市水利局郴州市政府機構。

機構領導

郴州市水利局局長:歐陽志杆

相關資訊

郴州市水利局召開年輕幹部座談會

近日,郴州市水利局組織召開市直水利系統「學習『七一』重要講話,建功郴州水利新時代」年輕幹部座談會。

會前,年輕幹部參觀了「郴州水利榮譽室」,通過視頻講解、圖文展覽、沙盤展示等方式,全方面回顧了新中國成立至今郴州水利事業[1]的大事件。榮譽室內陳列的一張張獎狀和一塊塊牌匾,無一不體現了郴州水利人艱苦奮鬥、艱辛創業的光輝歷程,大家看過之後紛紛表示讓人感動、催人奮進,頓時身感使命在肩、責任在肩。

會上,22名市直水利系統年輕幹部自由發言,結合「七一」重要講話學習、黨史學習教育[2]和郴州水利史學習等,談體會、談感想、談感悟,同時結合自身崗位,對新時代郴州水利事業的發展大膽獻言獻策,整個座談會討論熱烈、氛圍濃厚。在認真聽取了各位年輕幹部發言後,郴州市水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榮亮結合自身經歷,滿懷深情地對年輕幹部提出了「錘鍊政治品格、加強道德修養、主動當擔作為、鑄造個人本領、樹牢規矩意識、培養健康志趣、樹立建功信心」等七點希望,鼓勵年輕幹部要有朝氣,不要有暮氣,要開闊眼界、擴大格局,敢於建功、敢於勝利,為新時代郴州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郴州市水利局:打造節水載體建設水利樣板

走進郴州市水利局機關大院,「請節約用水」等宣傳語和展板隨處可見,辦公樓純水機用水、綠化用水、每層保潔用水都分別安裝了智能電子水錶,「水利機關、節水先行」已經成為機關幹部職工的共識。

近年來,郴州市水利局落實責任擔當,貫徹水利行業節水機關建設要求,積極打造節水載體建設水利樣板,立足南方丘陵區水資源特點,形成了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的節水機關建設「郴州」模式,書寫水利行業節水郴州答卷。

實施節水改造 堵住「漏點」精準節水

郴州市水利局機關大院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擁有1棟3家單位聯合辦公的辦公樓,用水人員共計128人。

做好節水機關創建,首先要找到着力點。為此,郴州市水利局委託技術單位開展水平衡測試。技術人員經過一星期的調查、測量、統計和分析,摸清單位分區分用途節水、用水現狀。繪製管網圖和用水計量圖,找准管網跑冒滴漏點和分級計量盲區。郴州市水利局針對性地實施了節水改造,堵住用水「漏點」,釋放節水潛力。

加強節水設施建設。智能電子水錶精準度更高,並且通過智能物聯網綜合管理平台可實現遠程抄表和用水情況分析。郴州市水利局通過建設分戶分級計量體系,對機關大院家屬區和承包食堂單獨安裝水錶,實現分戶計量,使節水管理更加精細化、精準化。此外,使用的純水機、水龍頭、水箱均為節水器具。採購了風冷中央空調,替換了原高耗能的水冷空調,消除了中央空調冷卻補水。實施管網檢修,對辦公樓給水管漏損處進行了修復維修,院內消防用水管道翻修一新。

用好非常規水 「廢水」也能變「活水」

郴州市水利局院內樹木蔥鬱,綠化面積約4000平米。郴州市儘管年降雨量充沛,但是降雨年內分布不均勻,這意味着綠化用水需求大。如何把雨水儘可能的利用起來,提上了郴州市水利局水利行業節水機關建設工作日程。

2020年,郴州市水利局建設了非常規水蓄積利用系統,解決了這一痛點,通過對非常規水進行收集、處理、利用,激活了源頭活水。

在郴州市水利局看到,原廢棄的約300m3二次供水池作為蓄水池被重新利用起來,用以收集辦公樓頂的雨水、純水機產生的廢水以及中央空調冷凝水。在處理環節,收集的非常規水經過沉澱、加藥、紫外線消毒後,水質即可滿足院內綠化及清潔衛生用水的需要。然後通過對接綠化噴灌設施實現再生利用,物業人員可以根據灌溉需求進行數控分區灌溉,便利、高效又節水。

建立長效機制 凝聚共識精細管水

節水既得益於節水工程改造和節水技術推廣,更離不開規範化節水管理長效機制。郴州市水利局先後制定了節水工作會議、用水計量管理、機關節水統計、用水器具和管網日常巡查定期檢修、計劃用水與定額管理及節約用水獎罰制度

在一張巡查表單上,物業人員清晰地記錄着用水器具運行情況和管網漏損及處理情況。

把物業公司融入節水機關創建力量是郴州市水利局的有益探索。2019年10月,郴州市水利局與機關物業公司簽訂了節水合同,建立節水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勵機制。根據節水合同,物業公司成立節水小組,物業經理任物業節水管理專員,物業節水管理崗下設計量管理崗、節水統計崗、檢修技術崗,並按照節水管理制度明確了相應崗位職責。郴州市水利局節水辦公室與物業公司協商節水管理任務,明確用水計劃,物業公司通過精細管理如期完成節水管理任務。

建立長期節水宣傳教育機制。節水知識培訓講座、節水護水水利志願者行動、「節水機關建設我參與」主題活動、節水宣傳進小區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相繼開展,讓全體職工學習節水知識,樹立節水意識,凝聚創建共識,真正實現了節水愛水知行合一,節水機關共建共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