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都尉山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都尉山亭》

圖片來自網絡

作品名稱: 《都尉山亭》

創作年代:唐朝

文學體裁:詩

作 者:杜審言

《都尉山亭》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杜審言的詩。[1]

南宋陳振孫曾指出:唐初沈、宋以來,律詩始盛行,然未有以平側失粘為忌;審言詩雖不多,句律極嚴,無一失粘者。[2] 

詩詞正文

作者簡介

杜審言,字必簡,湖北襄陽人,是一代詩聖杜甫的祖父。唐高宗時進士,後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甚密,導致被牽連,流放到現在的越南越池。與李嶠、崔融、蘇味道合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風格樸素、簡潔,尤其擅長五言律詩。[3] 

杜審言(?~708),唐代詩人。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實為洛州鞏縣(今屬河南)人。高宗咸亨元年(670) 進士。官隰城尉,累轉洛陽丞,坐事貶吉州司戶參軍。因與同僚不睦,為州司馬周季重等所構陷,系獄,將被殺。其子杜並,16歲,刺殺季重,己亦當場遇害。武后聞杜並為父報仇事,甚加嘆異,召見審言,授著作佐郎,遷膳部員外郎。因依附張易之、張昌宗,於中宗神龍元年(705)與宋之問、沈□期等人同時遭貶,他被流配到峰州。不久召還,授國子監主簿。卒年60餘。杜審言少時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晚年和沈□期、宋之問相唱和。他們都大力創作律詩,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4]

視頻

杜甫:爺爺杜審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