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鄭在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鄭在東
 
國籍 台灣台北
職業 畫家
知名於  
知名作品



鄭在東(1953年),出生於台灣台北,祖籍湖北。台灣設計家、畫家[1]

生平

1975年曾就讀於台北世界新聞傳播學院電影科,現居台北上海,參加過奧迪藝術設計大獎賽,曾經參加很多畫展[2][3]

大事記

1998年「何不秉燭游」,大未來畫廊,台北。1997年「台灣重遊」,台北漢雅軒。1996年「個人歷史回顧」,台北漢雅軒。1994年「

甜美的生活」,皇冠藝文中心;「海枯石爛」,台北漢雅軒1993年「北投風月」,台北雄獅畫廊;「水手與箱子」,台北漢雅軒。1992年「台北遺忘」,台北漢雅軒。1991年「北郊遊蹤」,台北漢雅軒。1990年「沒有臉孔的人」,香港漢雅軒。1987年SHERKAT 畫廊,東村,紐約。1986年空屋,台北。1984年漢雅軒,香港。1983年漢雅軒,台北。1981年美國文化中心,台北。1980年美國文化中心,台北。聯展:2004年「高山流水」,上海美術館;「鄭在東、周春芽、劉煒三人展」,上海滬申畫廊;「超越界線」,上海滬申畫廊。2001年「新形象—中國當代繪畫廿年」北京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四川美術館、廣東美術館。1997年「來自中國的臉和軀體—中國當代藝術」捷克布拉格。1996年「追昔—中國當代繪畫」英國蘇格蘭愛丁堡果菜市場畫廊。1994年「人與土地」四人聯展,美國丹佛大學藝術中心;「開放紀元」,台北漢雅軒;韓國藝術節,釜山現代美術館,韓國。1993年「台灣90’s新觀念族群」,台北漢雅軒;「邁向巔峰大展」,高雄積禪90藝術空間;「香江風貌」,香港漢雅軒;「心性與悸動」,高雄阿普畫廊;「戰國新志 」,台南新生態藝術環境。1992年「延續與斷裂研究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榮譽

1991年「個人運動」,台灣畫家聯展,香港藝術中心。1989年「當代藝術作品展」,

台灣歷史博物館。1988年「現代水墨展」,台灣歷史博物館;「鄭在東和邱亞才」,台北福華沙龍;「食月」,台北永漢藝術中心。1986年「鄭在東和邱亞才」台北福華沙龍;「中韓交流展」,台灣歷史博物館。1985年「台灣的新繪畫」,台灣歷史博物館。1984年「台灣的新繪畫」,香港漢雅軒,得獎雄獅美術創作獎。

參考

  1. 劉俐編著. 藝術家的十八歲. 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2015.01: 108. ISBN 978-7-5179-0229-4. 
  2. 鄧平祥主編. 2006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6.12: 504–505. ISBN 7-5356-2589-4. 
  3. (意)莫妮卡·德瑪黛(Monica Dematte)著. 藝術 各自為戰的運動 親歷中國當代藝術20年.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8.01: 241–242. ISBN 978-7-5310-2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