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酥皮蛋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酥皮蛋撻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香港地道的蛋撻以撻皮分類,主要分為牛油蛋撻和酥皮蛋撻兩種。酥皮蛋撻撻皮的為一層層薄酥皮,近似西點的牛油酥皮(Puff Pastry),但因使用豬油(Lard),口感較牛油酥皮粗糙。另因撻皮較厚,故酥皮蛋撻的餡料量較牛油蛋撻為少。

基本內容

中文名:酥皮蛋撻

是否含防腐劑:否

副作用:無

主要原料:麵粉,雞蛋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

菜品特色

香港地道的蛋撻以撻皮分類,主要分為牛油蛋撻和酥皮蛋撻兩種。酥皮蛋撻撻皮的為一層層薄酥皮,近似西點的牛油酥皮(Puff Pastry),但因使用豬油(Lard),口感較牛油酥皮粗糙。另因撻皮較厚,故酥皮蛋撻的餡料量較牛油蛋撻為少。

做法

酥皮雞蛋撻的水皮用麵粉、白糖、雞蛋、水製成、油酥、吉士粉粟粉製作而成。在這些材料上分別調製水皮和油酥麵團,放入冰箱凍至軟硬適度,取出用三次四折進行起酥,擀成皮料,用花卡分割成圓形,墊入菊花盞內,加入蛋撻漿,入180℃的烤爐中烘烤至熟,脫盞即成。製作出來的蛋撻色澤金黃,美味可口,成為廣式糕點的又一經典。

配料

撻皮:中筋麵粉220克,全蛋液50ML,水110ML(根據麵團軟硬程度酌情添加,可能無需添加),黃油15克,糖15克。撻水:雞蛋1個,牛奶65ML,砂糖40克。

油皮:所有材料混合均勻,揉成光滑的麵團,放冰箱冷藏鬆弛半個小時備用。

包裹用油:黃油125克。黃油整形成長方形薄片,放入冰箱冷藏至硬。

製作過程

撻皮製作

1、案上施薄粉,將鬆弛好的油皮放在案上,用擀麵杖擀成長方形,長度是黃油片的兩倍,寬度略大於黃油片。

2、將黃油片放在油皮的一邊,把另一邊的油皮翻過來,蓋住黃油片,周圍捏緊,這樣黃油片就被包裹在油皮麵團中。

3、用擀麵杖將包裹好的麵團輕輕拍打,使它變長,再擀成長方形(力度必須均勻,拍打的時候要輕,不能讓黃油從裡面跑出來,如果發現有氣泡,可以用牙籤輕輕戳破麵皮,把氣泡釋放出來。擀的時候一定要慢,不能心急)。

4、把擀好的長方形面片,兩邊向中間翻折,再把翻折好的麵團由中線對摺。這是第一次四折。

5、把折好的麵團放在冰箱冷藏鬆弛30分鐘。

6、鬆弛好的麵團取出,重複3-4的步驟,再一次擀成長方形,並折起來。這是第二次四折。

7、再一次重複3的步驟。這一次擀成長方形以後,把麵團一邊從三分之一處向中間折過來,再把另一邊翻折蓋在這一邊上。這次是三折,折好後的麵團有144層。(當然,這一步你也可以像步驟4一樣四折,這樣折好的麵團有192層。不過,如果技術不好的話,這樣容易造成麵團太薄而分層不明顯,效果反而沒有那麼好。)

8、折好的麵團再次冷藏鬆弛,30分鐘。

9、鬆弛好的麵團取出,擀成厚約0.3CM的麵皮。

10、用圓形模具在麵皮上壓出12個圓形的麵皮。壓好的麵皮需要鬆弛20分鐘以上。

撻水製作

將砂糖加入牛奶中,在瓦斯爐上加熱,攪拌至糖溶解,離火。冷卻後加入雞蛋,攪拌均勻,過篩即成。

蛋撻製作

把壓好的圓形麵皮輕輕放入蛋撻模中,壓實。和底部一定要沒有空隙。輕捏塔皮,使其要高於模型。把蛋撻水倒入,七分滿即可。烤箱事先預熱到220度,放入中層烤焙20分鐘即可。

營養價值

營養豐富。

小貼士

1、塔皮壓好後,一定要鬆弛20分鐘以上,不然入爐烘烤的時候,會回縮的很厲害。

2、塔水不能裝太滿,因為塔皮烤制過程中會回縮與膨脹,如果裝太滿塔水會溢出,導致蛋撻失敗。

3、擀麵皮的時候,一定不能心急。同時在麵團上撒些麵粉,以防把麵皮擀破。[1]

參考文獻

  1. 酥皮蛋撻豆果美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