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里奇蒙德·凱利·特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里奇蒙德·凱利·特納

里奇蒙德·凱利·特納
出生 1885
國籍 美國
職業 海軍上將
知名於 美國太平洋地區兩棲部隊司令

里奇蒙德·凱利·特納(1885一1961),出生於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美國海軍學院畢業,美國海軍上將

曾擔任過航空局計劃處處長、航空母艦行政軍官、參謀部戰略處處長、阿斯托利亞號艦長、美國太平洋地區兩棲部隊司令。參加過塞班島戰役、硫磺島戰役、沖繩島戰役、盟軍東京灣受降儀式等戰役或活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里奇蒙德·凱利·特納 職 業 美國海軍上將
出生地 俄勒岡州波特蘭市 出生日期 1885
逝世日期 1961

海軍生涯

里奇蒙德·凱利·特納(Richmond Kelly Turne1885一1961),美國太平洋地區兩棲部隊司令,海軍上將。美軍中有名的 "兩棲戰之王"。[1]

生於俄勒岡州波特蘭,1908年畢業於安納波利斯的美國海軍學院。在201名學員中名列第五。

1910年第一次巡航結束後,授海軍少尉銜。

1916 年畢業于海軍兵工學校。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四艘戰艦上任射擊軍官。

1917年1月海軍上尉,12月海軍少校

1919-1922年在華盛頓海軍基地任軍火射擊軍官。

1923-1924年大西洋的戰列艦上服役。

1924-1925在太平洋指揮梅萊茵號軍艦。

1927年在彭薩克拉獲得飛行員資格。

1928-1929年在美國亞洲艦隊指揮航空中隊。

1929-1931年擔任岸上職務任航空局計劃處處長。出席1931-1932 年日內瓦裁軍會議。

1933-1934年在"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上任行政軍官。

1934-1935年任改艦戰鬥運輸隊指揮官亨利·巴特勒將軍的參謀長,1935年在海軍軍事學院進修,晉升海軍上校,畢業後留校任參謀部戰略處處長,後決定回部隊,不再留在航空兵。

1938年任巡洋艦阿斯托利亞號艦長。1940年任海軍部作戰、計劃處處長。1941年1月晉升准將

兩棲之王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任海軍總司令歐內斯特·約瑟夫·金的助理參謀長,對早期太平洋海軍計劃作出了突出貢獻。1942年以少將銜任南太平洋地區兩棲作戰部隊司令。主持制訂進攻圖拉吉島瓜達爾卡納爾島兩棲作戰計劃。同年8 月率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在瓜島登陸。

災難的薩沃島海戰時他是當地戰區的最高指揮官。第五艦隊組建的時候,雷蒙德·斯普魯恩斯挑選他為兩棲作戰艦隊司令,霍蘭·史密斯為兩棲作戰部隊司令。1943 年11 月他率登陸艦隊進攻吉爾伯特群島。當夸賈林島戰鬥還在繼續進行的時候,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茲就給海軍總司令歐內斯特·約瑟夫·金發電報說:"鑑於里奇蒙德·凱利·特納海軍少將盡忠職守、精通戰術,在南太平洋、吉爾伯特群島以及夸賈林島兩棲作戰中指揮正確,建議立即晉升為海軍中將。

"對特納的晉升問題,參議院提到他指揮薩沃島戰鬥失利和在塔拉瓦戰鬥中部隊傷亡慘重的問題,到1944年3月7日才被批准晉升為海軍中將。後多次擔任海軍特遣編隊司令,先後參與指揮在塞班島硫黃島沖繩島等島嶼進行的兩棲登陸作戰。在硫磺島戰役時指揮495艘戰艦的兩棲部隊。沖繩島戰役由於遭到日本自殺飛機的襲擊,有15艘軍艦沉沒,200艘受傷。1945年任太平洋兩棲作戰部隊司令,5月24日晉升海軍上將。參加了盟軍在東京灣的受降儀式。後任美國駐聯合國軍事參謀部海軍代表,1947年7月1日退役。

1945年2月23號,也就是美軍在硫磺島登陸作戰的第五天,一支由40人組成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突擊隊整裝待發,計劃登上硫磺島南部的折缽山山頂。[2]

珍貴的照片

1945年2月23號,硫磺島戰役中,六名美國大兵把星條旗插在了硫磺島南部折缽山的山頂。這可以說是二戰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影像之一。

折缽山上安插了蜂窩狀的防禦系統,機槍眼、射擊點、觀察哨和隧道系統犬牙交錯,密不透風,近千名日軍瘋狂抵抗,僅靠40名突擊隊員來攻占制高點,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突擊隊以散兵縱隊的方式向折缽山頂進發,但是,很快,日軍就發現了他們。機槍子彈和手榴彈從幾個岩洞口飛出來,由於防守日軍都躲在山洞中,完全暴露的突擊隊員們很快處於劣勢,一些隊員被不知來向的子彈擊中。膠着之際,突擊隊員接到一條命令,要求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儘快在折缽山火山口升起美國國旗。

幾個小時的激戰過後,40人的突擊隊死傷過半,最終登上了這座日軍憑險據守,號稱堅不可摧的折缽山。星條旗終於插上了折缽山山頂,10點20分,山頂最高處的日本國旗換成了美國國旗。硫磺島南部陣線上的所有美軍將士立刻高聲歡呼起來。美國艦隊也開始鳴笛。一些傷員支撐着站起身,在經歷絕望的挫敗之後,他們不想錯過這讓人振奮的一幕。美國兵此前從沒經歷過如此波折,一些人當場就哭了。美國海軍部長福雷斯塔看着眼前的這一幕,激動地說:「這面旗是美國將士用鮮血換來的。」

這個時候 ,在美軍灘頭陣地的帳篷裡面,又傳來了一個命令:把這面旗幟換下來。什麼?犧牲了20多名陸戰隊員換來的成果,居然說換就換。更加令人想不明白的是,下達這個命令的人,正是早上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把旗幟插上去的那個人。下這道命令的人叫里奇蒙德·凱利·特納,硫磺島戰役美軍登陸部隊總司令,此人綽號「短嘴鱷」,是美軍有名的悍將。

在戰爭中,特納總是有奇思妙想,他把作戰當成一種藝術,精雕細刻,追求完美。不過,特納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脾氣暴躁,他為了奪取勝利,不惜代價,作戰風格也異常兇狠,因此美軍士兵都管他叫「短嘴鱷」。短嘴鱷是一種非常兇狠的鱷魚,這倒是和這個特納很像。他總是出其不意的給對手致命一擊,有時候他會突然冒出一個想法,甚至連他手下的士兵都不明所以,比如這次的換旗事件。

那麼,剛剛插上去的星條旗為什麼要換下來呢?原因很簡單,特納認為旗子太小了,從遠處看起來,不夠醒目。所以為了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特納決定,從軍艦上找來一面更大的星條旗,有多大呢?長兩米四,寬一米三七。

這張照片就是美國大兵換旗的場面,就這樣,第一面星條旗升起之後,短短四個小時就被拿了下來,換上了一面更大的。就在幾個美國大兵費力的插旗的時候,美聯社的攝影記者喬˙羅森塔爾剛剛爬上山頂,看到眼前插旗的一幕,他趕緊舉起相機,咔嚓,按下快門,把歷史定格在這個瞬間。[3]

據說,當時照片拍下來之後,很快就傳回了美國國內,登上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就連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看了照片以後都很激動,他下令:把照片上這幾個士兵給我找出來,送回美國,我要嘉獎他們。

人物評價

特納精力充沛,意志堅定,工作勤奮,正直無私,無論給上司和下屬都留下深刻印象。他思想奇特,善於採用新思想、新戰術和新裝備、把作戰當成一種藝術,精雕細刻,追求完美。他是一位成功的計劃者,機制而幹練,直接負責美國在中太平洋的大部分成功作戰,另一方面,由於指揮疲勞和責任,對人顯得性情古怪、脾氣暴躁、咄咄逼人,為下屬所畏,所以有 "怪物"之稱。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