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介質選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重介質選礦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重介質選礦是指在比重大於水的介質中使礦粒按比重差分選的一種方法。即利用浮沉原理使不同比重的礦物在直流體或兩相流體中互相分離。所用分選介質的比重,介於被分選的高低比重礦物顆粒的比重之間。比重小的礦粒上浮,比重大的礦粒則下沉,以達分選的目的。

簡介

重介質選礦技術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就已經發展,首先應用於從煤中分選出頁岩,獲得成功後,不斷得到發展。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美國、蘇聯、澳大利亞、巴西、德國和日本等國都非常重視這項技術的發展,曾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出了形式多樣的分選設備,不斷改進過程穩定性的控制方法和介質的回收系統等,使該項技術越來越廣泛地得到應用。實踐證明,重介質選礦技術具有一系列優點,主要是:①分選精度高;②選別粒度範圍較大;③在預選中丟棄廢石的效率高;④分選過程無污水排出,可減小環境污染。 重介質選礦的發展趨勢是:①分選設備的處理量不斷增大;②選別物料的範圍擴大;③越來越多採用耐磨材料製作分選機的筒體或槽體,給礦口和排礦口襯裡,提高設備的耐磨性;④不斷完善介質回收工藝,並採用先進的控制技術穩定操作過程。重介質選礦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選別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稀有金屬、非金屬礦物和煤等,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評價

從原理上看,重介質選礦是嚴格按密度分選的,與礦粒的粒度與形狀無關,所以介質常表現出較高的粘度,嚴重影響顆粒的沉降速度。若給礦粒度大,重礦物沉降快,對分層精確性的影響倒不顯著;但若給礦粒度小,則往往因有一部分粒度小的重礦物顆粒未來得及沉降到底部,便被介質帶到機外,從而降低了分選效率。因此,在分選前預先篩分出細小礦粒還是必要的。 受加重質自身密度的限制,懸浮液難以達到很高的密度,通常只能比輕礦物密度略高一點,故重介質選礦不能獲得高品位的最終精礦,而只能選出密度低的單體脈石或採礦過程混入的圍岩,從而作為預先分選作業使用。對煤來說,通常多採用磁鐵礦粉作為加重質。因其配製的懸浮液密度範圍較寬,完全能夠滿足分選各種煤炭使用,而且便於回收。對有色金屬礦石,最適合於處理有用礦物為集合體嵌布或粗粒嵌布的礦石。這類礦石經中碎後,即有大量單體脈石產出,用重介質選礦法將其除去,使之不再進入磨礦和分選作業。從而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並提高選礦廠的處理能力。對於井下開採的鐵、錳礦石,利用重介質選礦法可預先除去混入的圍岩,恢復地質品位。重介質選礦法已在我國用於處理鐵、錳、錫、鎢等礦石。[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