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重寶

簡介

中國古銅幣的一種名稱。幣面多在"重寶"二字前鑄有年號。

最早的是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鑄的"乾元重寶"。

乾元錢法定有兩種:一種是乾元重寶當十錢;另一種是當五十的乾元重寶,這種錢的背面的外廓是雙圈,所以稱為重輪乾元錢。

乾元重寶流傳下來的很多,特別是小平錢,僅次於開元錢。

朝鮮曾鑄造乾元重寶,背面有"東國"二字,這是朝鮮最早的錢幣。[1]

乾元錢有光背,有背面穿下俯或飛鳥或雲朵,也有雲朵在穿上的。以後有南漢"錢亨重寶",北宋"慶曆重寶","崇寧重寶",清"咸豐重寶"、"光緒重寶"等。


清·祺祥重寶背同治重寶一枚,華夏85分,直徑:34.9mm,重量:17.78 g,為合背錢,合背錢為中國古錢中的一種,為錢幣的專業術語,指的是兩枚錢幣的背面合在了一起,只能看到其正面的面文,這種形式在開始於戰漢時期,在宋元明清時期也均有鑄造。此枚錢幣便是此錢分別由同治與祺祥當十母錢削背卯合而成,這類鑄幣工藝亦見於道光及光緒時期所鑄造的母錢,此類錢幣多為改元時錢局所特鑄,存世極為稀少,此泉保存狀態完好,字口清晰完整,鑄造也頗為規範,上美品。

參考文獻

  1. 咸豐重寶如何鑑定?,360問答 , 2018.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