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經昭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重經昭陵》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 重經昭陵》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一首五言排律詩。

盛唐偉大的詩聖杜甫是大家都喜愛的文學家,他的詩歌情感內斂、沉鬱頓挫,充滿了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他憂國憂民、悲天憫人,很多詩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就表現了作者濟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也表現了他的聖人情懷。[1]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重經昭陵[2]

創作年代;唐代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 重經昭陵》

草昧英雄起,謳歌歷數歸。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翼亮貞文德,丕承戢武威。聖圖天廣大,宗祀日光輝。

陵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再窺松柏路,還見五雲飛。

本段評註

《瀛奎律髓》:此篇前八句字字佳。

《誠齋詩話》:庾信雲:「永韜三尺劍,長卷一戎衣。」杜雲:「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亦勝庾矣。

唐詩廣選》:蔣春甫曰:用經語入詩,拙者便腐。

《唐詩歸》:譚雲:經術詩。鍾雲:陵廟之作,典古悲涼,說功業無竹帛氣,說神鬼無松杉氣。鍾雲:"守"字說出神來("熊羆"句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何景明曰:用經語入詩,他人蹈此便拙滯,惟此老不見斧鑿痕。周珽曰:極寂寞時地,發出鳳池、龍閣氣象,覺陵寢間五色崢嶸。

《唐詩評選》:壯麗生色。壯麗不生色,則官舍門神,聊堪駭鬼耳。"翼亮"一聯,自潘尼、陸雲語。

《瀛奎律髓匯評》:何義門:反覆慨嘆,蕩平之功,不能速奏,無太宗之善繼也。紀昀:"翼亮"四句終不精彩。結出"重過"。許印芳:此詩簡嚴典碩,通體精彩。紀批亦是苛論。

《圍爐詩話》:《重經昭陵》詩前四聯敘太宗功德,繁簡得中,後二聯以昭陵作結。此詩極其典重,鍾伯敬以為悲涼,非也。

唐宋詩醇》:渾舉讚頌,義無不包,與前篇(按即《行次昭陵》)皆可直追三《頌》。張遠曰:末句即"五陵佳氣無時無"之意。

杜詩鏡銓》:蔣雲:首二句見神器有定,不可以智力爭也,與班彪《五命論》同旨。結得有體有力("再窺"二句下)。李子德雲:典重高華,直追三《頌》,此收京之後,絕是喜詞,與前首各別。

《讀杜心解》:旅農雲:前篇(《經昭陵》)傷亂,此篇望治,故以"五雲"為結。愚按……其言"聖圖"、"宗祀",神注今日之光復舊物矣;故曰"圖"、曰"祀"言靈長也。舊以此四句亦粘定太宗,殊未得神。後四,點"陵",點"重經";前篇曰"寂寞流恨",此曰"松柏"、"雲飛":一悲一喜,今曩改觀。

《聞鶴軒初盛唐評選讀本》:三、四工警。五、六儼然《三頌》聲貨。七、八莽旺,唯雄才有之。骨峭故不枵也。結筆飛舞。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3]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4]

視頻

詩聖杜甫的故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