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鄉縣第二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金鄉縣第二中學占地面積已達到180餘畝,建築面積為70000餘平方米。辦公樓、實驗樓、圖書樓、音美樓、學生公寓樓、禮堂、餐廳,400米標準操場,建設了高標準現代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多媒體電教室、電子備課室、微機室、語音室、多功能廳和圖書室、閱覽室,架設了集校園網、多媒體[1]、廣播、電視和電子考場「五網」於一體的網絡系統。

學校榮譽

山東省金鄉縣第二中學是「山東省省級規範化學校」「山東省省級文明單位」「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全國學校管理機制實證研究實驗學校」「全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學校」「中國師德建設示範單位」「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單位」「山東省省級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省級綠色學校」「山東省省級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省級衛生先進單位」「濟寧市教學示範學校」「濟寧市實驗教學示範學校」「濟寧市實驗室建設規範化學校」「濟寧市平安建設先進單位[2]」「濟寧市高中教學特長學校」「濟寧市遵紀守法光榮校」「金鄉縣人民滿意單位」。

辦學理念

學校始終把「為師生的終身最優發展奠基」作為自己的辦學理念,把「大教育觀、大服務觀」作為自己的辦學思想,秉承「做一個優秀的中國人」的校訓,現已形成了「身正、德高、業精、績優」的教風和「博學、睿思、勵志、篤行」的學風。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各項事業全面和諧發展。

學校整體布局方方正正,教學樓前名為「奮飛」的雕塑,拔地而起,傲然聳立,象徵着莘莘學子展望未來,拼搏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教學樓壁上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與校園裡花壇、綠化帶和休閒小區相映成趣;教學區走廊內懸掛的師生書畫作品、名人名言和行為習慣提示語,校園裡的宣傳櫥窗等,都給人以嚴謹、活躍、創新的氣息。尤其是教學樓上「做一個優秀的中國人」的校訓特別引人注目,令人振奮……

教學設施

學校里設施先進的教學樓、電教樓、圖書樓、餐廳、學生公寓樓巍峨壯觀,鱗次櫛比,占地60餘畝的標準運動場廣闊舒展。電子備課室、信息技術室、藏書11餘萬冊的大型圖書館、全省一流的理化生實驗室、內容豐富的德育教室、能容納千餘人的多功能電教室、全省最先進的多功能語言教室等一應俱全,每個教室里都配備了冷暖空調,架設了校園網、多媒體、廣播、電視和電子考場「五網」於一體的網絡系統。實現了辦學條件的標準化,並賦予硬件建設以豐富的文化內涵。

辦學特色

他們在不斷完善內部設施,提高辦學條件的同時,明確了「用省級規範化學校的標準規範學校教育教學行為,積極推行新課程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成為在全濟寧市有示範作用的特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保持在全市同類學校中領先地位,逐步成為師資一流、設備一流、質量一流的省級示範高中」的辦學目標,形成了「以德立校,科研強校,管理興校,特色名校」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以德立校、以法治校」的管理理念,「為學生的終身最優發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在這一目標和理念體系的指導下,全校教職工通過學習和探索,理論水平和認識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逐步確立了「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教學觀,「教師應是現代教育家,應是學生的良師益友」的教師觀,「承認和正視學生的差異,按照學生成長的規律,從多角度開掘學生潛能,把全面發展與個性培養統一起來,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學生觀,「學生都有才,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觀等觀念,為培養「優秀的中國人」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助學活動

金鄉是地處魯西南的一個農業大縣,教育資金相對匱乏,可二中通過開展「手拉手」校園「希望工程」等活動,採取減、免、助、獎等措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實際困難。近兩年,學校共減免學雜費、發放助學金、獎學金達21、4萬元;同時,學校也幫助學生得到了金貴酒廠、金鄉棉廠、天力集團、撒可富公司等知名企業的支持和資助。

在這裡,教職工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李蘭成、扈繼龍等十幾位班主任用自己的工資資助貧困學生;高考期間,後勤部的職工自發地讓學生免費就餐兩天,為學生提供最好的飯菜……在這裡,「絕對不讓一個家庭貧困的學生輟學」的口號真正地變成了行動,實現了成功。

在這裡,老師成了學生的知心朋友。學校為每個年級配備1名專職心理教師,設立了「心理諮詢活動室」、「心理諮詢信箱」,常年編輯和配發《心理導航》,舉辦心理知識講座,邀請全國知名心理專家、教授為學生作心理報告會。及時排解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發展。

的確,身正為范,在他們的影響下,學生們之間也充滿了關懷和愛心,他們曾與他們的師長們一道為患病、殘疾和困難學生捐款2萬多元……

就這樣,金鄉二中把學校建成了充滿親情的家園。這就是「有智慧,有溫暖,有真情」的孕育「優秀中國人」的土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