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剛台國家地質公園

金剛台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東南,地處豫皖兩省交界處,僅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十餘座,主峰金剛台海拔1584米,因奇石縱橫、形似金剛而得名,為大別山豫內最高峰。金剛台地質公園由金剛台景區和湯泉池景區組成,景區縱橫470平方公里,山地、丘陵、河谷、湖泊等各種地貌渾然一體,園區內名勝古蹟、紅色遺址、地質遺蹟、生物資源和人文遺產等集典型性、稀有性、觀賞性、科研價值、健身療養等於一身,尤其是奇特的火山地貌、典型的同源岩漿演化[1]、大別山五針松、商城肥鯢等均為省內僅有,國內罕見,具有極高的觀賞和保護價值。

目錄

代表景點

胡太廟

位於商城縣城東10公里,四顧墩鄉胡太村境內。原名興福寺,始建失考。明洪武六年(1373年)重建。傳說,因胡太廟葬有胡姓太子,改為胡太廟[2],原建有大佛殿、玉皇樓,共有前、中、後四進三殿48間磚瓦房。前殿供有彌勒佛、十八羅漢像,中殿有四大天王、如來佛像。有寺僧10餘人,朝夕涌經,擊鼓敲鐘,聲聞數里,常年香火不斷,現為開放宗教場所。

清涼洞

位於商城縣四顧墩鄉劉小坳村境內。一組與山坡近平行的石頭,在動力淘蝕下,下側岩石沿節理剝蝕後,形成一斜形山洞。因有山泉四季長流,洞內清涼無比,故名清涼洞。

美女潭

位於商城縣四顧墩鄉劉小坳境內。其成因:火山岩形成的地表高差,在水動作用沿節理侵蝕形成寬10米,高差近10米的台階,豐水期水流直下,滴水石穿,潭下形成深潭,瀑布似美女散開的頭髮,故名美女潭美女潭,潭水清徹見底,即使在盛夏時節也清涼無比。

中流砥柱

位於商城縣四顧墩鄉劉小坳境內,系一獨立巨石擎天而立,似娃、似龜,奇幻無比,實為岩體經溪水、雨水長時間侵蝕剝離而成。它位于山谷溪流正中,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故名「中流砥柱」。

大石門

位於商城縣四顧墩鄉劉小坳村境內。為三塊巨石相依相疊形成。成因:岩石沿節理崩塌,在重力作用下滾落後棚架而成,因形似門戶,故名大石門。

仙人橋

位於商城縣四顧墩鄉劉小坳境內。該奇石長約20米,寬約1米,騰空3米多高,曲曲折折,形同拱橋,當地人稱「仙人橋」。其成因:火山岩沿不同方向的節理風化剝蝕,重力垮塌後,下部岩石被淘空形成凌空飛架、依山而下的奇石,它沿不同方向非透入性節理的不完全剝蝕使其形成鱗片狀的外仙人橋形。

視頻

金剛台國家地質公園相關視頻

金剛台國家地質公園宣傳片
商城金剛台國家地質公園管理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