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垌鎮位於信宜市西部,南玉原石產區,素有「南方碧玉」故鄉之稱,距市區26公里,總面積195.71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31298人(2017年)。

唐武德四年(621年)至宋開寶五年(972年)為特亮縣地。[1]

基本情況

金垌鎮位於信宜市西部,南玉原石產區,素有「南方碧玉」故鄉之稱,距市區26公里,總面積195.71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31298人(2017年)。

建制沿革

唐唐武德四年(621年)至宋開寶五年(972年時為特亮縣境,元明清為特亮圍,2003年合併徑口鎮 。

行政區劃

轄上貴、上磨、馬辣、勝積、白花、泗流、六明、合垌、金垌、六勝、光榮、南屯、幸福、良耿、米場、環球、綠水、大榔、高車、平地、木威、木新、田心23個行政村,總人口31298人(2017年)。

'地理環境

金垌鎮位於廣東信宜市西部,距市區26公里,2003年原金垌、徑口鎮調整為金垌鎮,總面積195.71平方千米(2017年),省道「仙松」線26.5公里貫通南北,縣道「池徑」線5.6公里、「東金」線11.5公里穿越東西,省道鄉道「徑楊」線8公里,通往廣西楊村。全鎮總人口31298人(2017年)。轄23個村委會,646個村民小組。中學2所、小學25所。

自然資源

全鎮農作物以水稻為主,輔以八角、粉蕉、青梅、龍眼、茶葉等經濟作物;林業以尾葉桉、赤黎、高脂松為主;工業原材料有南方碧玉、板材花崗岩石英石滑石等。特色支柱產業有玉雕工藝品、木器家私、水力發電站、沙磚、紅磚廠、針織廠等。

調整鎮後,重點抓工業園區和旅遊開發,實施「改兩路、建兩橋、開發七個小區」。首期工業園區開發已完成「三通一平」。工業園區的建成,將大大提高工業集中度、實現工業再次創業。

引進資金開發牛撥嶺石灰岩溶洞,打造一個在粵西有一定知名度的旅遊景點。加快以山地雞、母豬養殖,南藥、青梅、粉蕉種植、茶葉生產的三大走廊建設。

該鎮充分利用山地資源優勢,大力種植高效益的經濟作物,如速生桉、高脂馬尾松、赤黎、青梅、粉蕉、茶葉等。在養殖業方面主要有山地養雞和養豬業,其中肉豬年出欄2.5萬頭,豬苗年產2.6萬頭,山地雞養殖年出欄350萬隻。積極實施「工業立鎮」戰略,出台多項優惠政策,致力發展工業、民營企業,逐漸形成了以毛紡織業、木器加工業、竹器編織業、石加工材業等為主的特色支柱產業。該鎮旅遊資源有南屯萬人洞、大仁山狀元墳、泗流水蛇奇觀、過天坡八面大王陣等。[2]

經濟概況

全鎮農作物以水稻為主,輔以八角、粉蕉、青梅、龍眼、茶葉等經濟作物;林業以尾葉桉、赤黎、高脂松為主;工業原材料有南方碧玉、板材花崗岩、石英石、滑石等。特色支柱產業有玉雕工藝品、木器家私、水力發電站、沙磚、紅磚廠、針織廠等。

調整鎮後,重點抓工業園區和旅遊開發,實施「改兩路、建兩橋、開發七個小區」。首期工業園區開發已完成「三通一平」。工業園區的建成,將大大提高工業集中度、實現工業再次創業。

引進資金開發牛撥嶺石灰岩溶洞,打造一個在粵西有一定知名度的旅遊景點。加快以山地雞、母豬養殖,南藥、青梅、粉蕉種植、茶葉生產的三大走廊建設。

該鎮充分利用山地資源優勢,大力種植高效益的經濟作物,如速生桉、高脂馬尾松、赤黎、青梅、粉蕉、茶葉等。在養殖業方面主要有山地養雞和養豬業,其中肉豬年出欄2.5萬頭,豬苗年產2.6萬頭,山地雞養殖年出欄350萬隻。積極實施「工業立鎮」戰略,出台多項優惠政策,致力發展工業、民營企業,逐漸形成了以毛紡織業、木器加工業、竹器編織業、石加工材業等為主的特色支柱產業。該鎮旅遊資源有南屯萬人洞、大仁山狀元墳、泗流水蛇奇觀、過天坡八面大王陣等。[3]

歷史文化

三嘜頂海拔605米,地處廣東信宜市金垌鎮的徑口片,屬雲開大山山系,變質片頁岩風化酸性紅壤。三嘜頂名源於主峰有三個峰尖,三個峰尖中間是幾畝水田,水田長年儲水不會幹旱,每年產水稻十多擔,剛好夠一戶人家的糧食,更奇的是三嘜頂北峰半山上屹立着一座形似兩隻谷籮的大怪石,當地人叫「合籮石」。

「合籮石」直徑3米多,中間裂開,形似兩個竹籮,在裂縫中生長棵茶樹,由它繁殖發展,故稱「合籮茶」,三嘜頂在雲開大山中,其貌不揚,卻因產合籮茶而名。三嘜頂植物資源:桂枝、山砂仁、山巴戟、山枝子、山姜子、跳山虎、山毛茶、紅錐、赤黎、黃鑿木、杉樹等;野生動物如山豬、果子狸、山鷹、山龜、山雞、鷓鴣等。

由於氣候適宜,三嘜頂茶園所產的茶葉色清、味香、甘喉、質佳。「合籮茶」。該茶抗蟲性強,內含物豐富,據測定茶多酚38.3﹪,兒茶素總量132.2﹪毫克/克,咖啡鹼4.l﹪,氨基酸3.3﹪,水浸出物38.99﹪。製成的特級煮茶外形緊結、多毫、呈翠綠色,湯色呈淺綠色且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濃醇,鮮爽可口,並帶有自然花香味。

信宜三嘜頂合籮茶,歷史上曾列為貢品,被列人中國名茶——歷史名茶類,載人《中國名茶志·廣東卷》,是廣東省15個名茶之一。[4]

風景名勝

歐嶺

歐嶺(大人山)位於廣東省信宜市金垌鎮,海拔943米,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四 廣東五之(信宜)說:有歐嶺,在縣西北百里,山高廣,其中一峰特聳,元時有歐姓者居此,山因居者而得名。

歐嶺為廣東省信宜市與廣西容縣界山,山勢雄偉,九峰並峙,周圍數十里,群峰起伏,峰峰相連,氣勢雄偉,歐嶺山頂有「狀元墳」,傳說可出九代狀元。因而當地人又稱大人山、思賢嶺。

玉川龍影

玉川龍影位於金垌鎮鹿鳴村和泗流村交界處的溪中。周圍盛產南方碧玉(南玉),過泗流水陂循溪而上,至魚穹灣,再上300餘米,有數處參差的板石橫障,水自石縫間流下,水位落差2尺多,見水中不時有「蛇」躍上,長者2尺許,短者1尺左右,大者如杯口,小者若指頭。蛇頭、蛇頸、蛇身俱備,像真蛇一樣,群眾稱「水蛇」,這是世間十分罕見的動景。

千年山垌

位於光榮自然村與南屯自然村之間,海拔573米,當地則稱牛弼嶺。[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