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村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村鎮

中文名 :金村鎮

所屬地區: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

金村鎮山西省澤州縣轄鎮,是澤州縣委、縣政府所在地。西與市區為鄰,北與北石店鎮、高都鎮相連,東與柳樹口鎮接壤、南與大箕鎮、河南省搭界。G207,長晉高速,晉焦高速等穿境而過。1962年設金村公社,1989年建鎮。國土面積217.14平方公里,總耕地8.7萬畝,轄73個行政村、119個自然村、常住人口52016人(2017年) ,是澤州縣五個中心小城鎮之一。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青蓮寺、府城玉皇廟、東南村二仙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府城關帝廟)和珏山、丹河龍門景區、女媧窟、丹河石拱大橋等旅遊景點,彰顯着該鎮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底蘊。[1]

地理環境

地勢北寬南窄,地貌以丘陵為主,北部毗鄰市、礦區,地勢平坦,水源充沛,工、商、貿發達,東南部為太行山區,山大坡廣,人少地多,偏僻閉塞。

境內交通發達,水源充沛,土壤肥沃。僅晉長高速路在本鎮就有兩個進出口,陵沁一級、長晉二級高等級公路縱橫交錯,丹河水縱貫南北,晉城北鐵路車站囊括其中。"村村通"公路蛛網密布,四通八達。

土地

據澤州縣國土資源局資料顯示,2000年底撤鄉並鎮後(包括原金村鎮、水東鄉、鋪頭鄉),全鎮土地總面積的基數為329357.69畝。其中:耕地為100844.67畝,占土地總面積的35.74%;果園地為2696.2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08%;林地為106902.55畝,占土地總面積的24.26%;牧草地為26383.24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71%;鎮區居民及工礦用地為21822.15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45%;交通用地為3841畝,占土地總面積的4.39%;水域面積為4663.3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45%;未利用土地為62204.58畝,占土地總面積的20.83%。

本鎮土地總量結構變化是交通建設用地1600畝,退耕還林7481畝,土地開發3300畝。經測算:耕地面積總量減少4800畝。為了加強土地的日常管理和服務,鎮政府內設土地管理辦公室,土地執法監察工作由縣派駐的金村國土資源所負責。

人口

在撤鄉並鎮前的1985年,原金村鎮、鋪頭鄉和水東鄉三個鄉鎮合計總戶數為12275戶,總人口為52491人。其中,農業人口為44559人;非農業人口為7932人;在總人口中,男性為26689人,女性為25802人,男女比例為1.034:1。

隨着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的落實和戶籍改革,本鎮人口也在不斷發生變化,2000年底建立新鎮時,全鎮總戶數為15236戶,總人口為56649人。其中,農業人口為46763人,非農業人口為9886人;在總人口中,男性為28950人,女性為27699人,男女比例為1.045:1。截止2008年底,全鎮總戶數戶為15158戶,總人口為49806人,其中,農業人口為45669人,非農業人口為4137人;在總人口中,男性為25392人,女性為24414人,男女比例為1.04:1。

經濟建設

該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抓住新農村建設這個主題,圍繞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擴大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兩條主線。着力推進城市型、城郊型、自主型、城鎮型四種不同類型社區建設和項目拉動型、全民創業型、基地帶動型、園區輻射型、文化凝聚型等不同類型的新農村建設。抓特色產業的發展,促進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穩步推進。

視頻

金村鎮水西村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