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河廣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河廣場(Sungei Wang Plaza)開業於1977年,是武吉免登一帶歷史最悠久的購物中心[1],占地120萬平方呎,擁有800多間零售店面,是青少年的主要聚集地。

中文名:金河廣場

外文名:Sungei Wang Plaza

前身-中華遊藝場

在20世紀初至中期,金河廣場的所在地為中華遊藝場。當時的中華遊藝場的入門票是每人兩角半,場內擁有許多娛樂設備,包括中華舞廳、大歌廳,以及專門放映二輪片的中山戲院京都戲院。中華遊藝場的舞台每晚呈現不同的歌唱、粵劇、諧劇及艷舞等節目,在場內還有兩家以粵菜馳名的酒家,分別是樂園酒家和麥二酒家,不少人在此舉辦婚宴和宴客。當時吉隆坡市民的娛樂選擇不多,加上遊藝場的入門票廉宜,可以欣賞各類精彩的演出,吸引不少的市民前來。在60年代,隨着電影院的盛行,現場的登台表演逐漸不受落,使的中華遊藝場的入場人數逐漸減少,造成其在1970年代停業和拆除,並興建成現今的金河廣場。

蓬勃發展時期

金河廣場落成後,諾大的面積加上各種商品及娛樂都聚集在同一屋檐下,售賣的商品從流行服飾、美發、電子產品、書籍、到百貨,加上包含電影院及溜冰場,各式衣食住行等設備包羅萬有,對於購物中心仍不是很盛行的70年代,金河廣場很快地就成為當時吉隆坡最時髦之地,商場內長期都人流如織。

進入80年代至90年代,雖然許多的購物中心如雨後春筍般,在吉隆坡各處林立,但無一能撼倒金河廣場的地位,這裡依舊是當地年輕人首選的聚集地,也是遊客前來吉隆坡必逛的購物中心。在邁入21世紀,市郊的現代化購物中心林立,但是對於資金有限的年輕人而言,平價的流行服裝依舊是這些客群的首選,加上在商場內的中庭,每逢周末都有不少的歌手和藝人在此舉辦活動,許多年輕人都會特地遠道而來會面自己心儀的偶像,加上2003年吉隆坡單軌(KL Monorail)的開通後,隔鄰的武吉免登站(Bukit Bintang)帶來不少的人流,因此這裡的人潮依舊不減。

除了長期舉辦各式的活動吸引人潮外,金河廣場也曾進行多次的硬件設備提升及重新規劃商場內的空間,如1999年在商場內推出販賣各式電子產品為主的硬件區、2002年將商場6樓的頂樓改建為集合流行服飾攤位、保齡球場和卡拉OK等娛樂場所的潮流特區,在近期該區又進行一次的整修,使得整個區域充斥香港街頭的感覺,並改稱為「6樓后座」。

金河廣場連續30年屹立不倒,一直都是吉隆坡人流量最高的購物中心,被不少的經濟學者稱為「奇蹟」,而不少市民都認為這一帶是風水寶地,金河廣場獲得財神爺的眷顧才能歷久不衰。

邁入沒落期

大型購物中心不停地開幕,吉隆坡人也大量遷至郊區,隨着年輕人的購買能力增加,大家更傾向於到臨近的郊區大型購物中心購買國際品牌的服飾。武吉免登商圈內,占地面積更大的購物中心——成功時代廣場(Berjaya Times Square)、柏威年廣場(Pavilion KL)和華氏88廣場(Fahrenheit 88)的陸續開幕和改裝,加上吉隆坡捷運工程的展開,金河廣場周圍因工程而導致破爛和壅塞的交通環境,造成年輕族群逐漸遠離金河廣場。自2009年起,金河廣場的生意額下降超過6成,不少業者因為生意額的滑落而撤出金河廣場,雖然商場的管理層在2013年11月,耗資3000萬令吉為商場內部進行大規模的翻新計劃,重新粉刷天花板、建築結構和外觀、翻新廁所和電梯等候聽、更換手扶電梯及加強商場內的燈光照明,但依舊無法挽救人潮。在2014年10月,商場的業者與管理者展開對話,希望能改善頹勢,這場對話會也引起不少媒體開始關注金河廣場的沒落。

啦啦文化

馬來西亞華裔族群習慣將穿着奇裝異服,自以為很新潮年輕男女稱為啦啦仔和啦啦妹,他們說穿着的服裝則稱為「啦啦裝」(用粵語發音)。由於金河廣場是吉隆坡主要販售潮流物品的集中地,亦有許多針對青少年的娛樂場所,因此逐漸成為許多啦啦仔和啦啦妹聚集及約會的場所,也是啦啦文化文化的發源之處。隨着金河廣場的沒落,這些啦啦文化正轉移至成功時代廣場。

視頻

從金河廣場看長壽全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