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涵畲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涵畲族鄉位於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東經119°24′35″~119°33′39″,北緯26°39′54″~26°43′33″之間,居市境東南部,距市區公路里程3.1公里。1966年7月,設立金涵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撤銷金涵人民公社,成立金涵鄉。1985年1月,改設金涵畲族鄉。下轄16個行政村,114個自然村。鄉人民政府駐金溪村。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64.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868人。[1]

中文名稱: 金涵畲族鄉

外文名稱: Jinhan She Autonomous Township

別 名: 金涵鄉

行政區類別:民族鄉

所屬地區: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

下轄地區: 16個行政村,114個自然村

政府駐地: 金溪村

電話區號: 0593

郵政區碼: 352100

地理位置:福建省東北部,寧德市東南部

面 積: 64.78平方公里

人 口: 34868人(2017年)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濕潤氣候

車牌代碼: 閩J

歷史沿革

1966年設金涵公社,1984年改金涵畲族鄉。1997年,面積62.3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金涵、瓊堂、上蘭、濂坑、井上、亭坪、上金浿、院後、金峰、高墘、里占、中前、浮坪、上茶洋、菰洋、後溪16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寧德市蕉城區金涵畲族鄉地處福建省東部沿海,屬蕉城區唯一的少數民族鄉,境內交通便捷,104國道和304省道貫穿其中,建有福寧高速公路漳灣互通口濂坑連接線,開通蕉城區金涵至羅源縣中房縣際公路。

氣候

金涵畲族鄉氣候宜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3.3-19.3℃之間,無霜期310天,降雨量1600-2200mm,氣候溫暖濕潤。

自然資源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物產盛多。林竹方面:活立木蓄積量2.3萬立方米,毛竹立足量3.3萬根;茶葉方面:開發山地茶園面積3000多畝;水資源方面:分布大、小金溪和楊梅溪三條主要溪流,小金溪上游開發建有總庫容量1470萬立方米的金涵水庫、供應寧德城區10多萬人口的生活用水;楊梅溪上游建有庫容量15萬立方米的中前水庫;大金溪上游梯次進行水電資源開發,已建有裝機容量3200千瓦的金溪一級電站和裝機容量6400千瓦的金溪二級電站。主要特產有水稻、芋頭、茶葉、毛竹、柑桔等。

經濟發展

近年來,該鄉緊緊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落實科學發展觀,工業經濟得到提升。截至2006年,全鄉共落戶各類民營工業企業91家,其中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8家,超億元企業3家,實現工業總產值5.13億元,成為蕉城區重要的民營工業園區之一。農業生產得到發展。全鄉「一村 一品」的產業布局初步形成,2006年實現農業總產值0.6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42元。基礎設施得到完善。全鄉共新增已通公路的村6個、累計硬化公路里程35公里,通自來水的村5個,通電話的村4個,通廣播、電視的村4個,建敬老院2座,明顯改善畲鄉整體的面貌,提高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同時,積極實施「造福工程」移民搬遷工程,全鄉已建成新源、大松崗、金溪和牛頭崗4個「造福工程」安置小區,安置人口346戶、1219人,為搬遷戶脫貧致富創造了條件。民俗文化得到弘揚。完成中華畲族宮前三期的項目開發,全力挖掘畲族文化,開發閩東畲族青草藥育苗基地,精心培育了100多種瀕臨失傳的畲族特有的中草藥,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自然景觀

【金邶十景】明代《閫書》、清代乾隆縣誌載金邶寺周圍有「十奇」景點,盤陀石、露(靈)響石、烏石馬、潛鱗沼、雙石屏、碧水簾、涌金尺(石)、蒙泉井、長老岩、祥雲岩(五雲岩)。景點今大部可尋。「碧水簾」,位於村南百餘米,為一長12米,高約7米的瀑布。「雙石屏」,在「碧水簾」上方不遠處,分立於溪水兩旁,但只存部分殘跡。「長老岩」與「烏石馬」位於村北不遠的樹林中。有一烏黑色岩石,從側面看,酷似一尊身披袈裟的和尚。從岩石頂端看,又如一匹石馬,石上鐫有「烏石馬」三字。村後就是金邶寺。有人認為寺前一片水田,當年是匯集泉水的深塘,就是「潛鱗沼」。「潛鱗沼」舊石刻,今存於村中井邊。寺的後山傳說如遇晴雨相間的天氣,山頂上有色彩雲出現,古人稱為「五雲岩」,或「祥雲岩」。寺後有一眼泉水,旁有石刻,上鐫「蒙井」二字,這處古蹟,在宋代《三山志》中記載:唐僖宗廣明元年(880)「賜額蒙泉」,因此這個古井可能是唐代的遺物。金邶寺後山,有一方巨石上鐫有「涌金石」三字,傳說唐代建寺時發現「金尺」的地方。村西邊登山百多米,有巨石相迭,中間有一方巨石,形如盤膝而坐的彌勒,即是「盤陀石」。由此往上,另有一巨石,頂部鑲一片桌面大小的石頭。用力踩之,發出空洞聲音,即「靈響石」。    【八仙頂】上金貝與北山村之間,有一座海拔近600米的山峰,山頂上有數處突起,遠望如八位仙人立于山上,因此名為「八仙頂」。上有奇岩巨石,分別稱為「天書石壁」、「祭天台」、「皇帝印」、「踏歌嶺」、「仙人像」、「仙鳥巢」等等。此山古名「碧岩」,是周邊數十里群眾在九月九重陽節登高的地方。2008年,修通由村通往峰頂的便道,方便了遊人登高望遠。    【拔船丫山】山在上金貝村西南。海拔589米。山勢陡峻,山頂兩崖相對,雙峰並立。立於峰頂,老城區、東湖新城、三都澳海面歷歷在目。2008年由村邊修石階五千餘級,還設亭4座,取名聽泉、如琴、觀海、摩霎,亭為石亭,六柱八角。    【百丈漈】又稱百丈龍潭,在金涵百丈村與羅源縣中房鄉交界的峽谷中。瀑布高百多米,周邊都是刀削斧劈般數百米高的石壁,石崖中一線清流,景觀奇特。瀑布為中房溪下游,水量較大,如遇大水,氣勢極為壯觀。瀑布分為兩級,懸崖中間有一深潭,稱為「中井」,人不能至。千年以來,這裡是寧德縣、羅源縣官員禱雨的主要場所之一。清代縣誌載,南宋開慶宰相丁大全在寶祐年間(1253-1258)任寧德縣主簿時,曾在此禱雨,署聯「龍從百丈潭中起,雨向九重天上來」,此聯後為歷代楹聯名家推崇。近代以來,每逢天旱,民間時常在這裡舉行祈雨儀式。瀑布對面的百丈村後山崗上,建有「龍亭」,久廢,近年又重建。存一清代古碑,上書大字「靈昭昭也」。    【上金浿畲家寨】上金浿村是純畲族建制村,屬於福建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是寧德十大最美鄉村,省級農村家園清潔行動示範村、文明村、旅遊名村。上金浿畲家寨自然環境優越,畲族風情濃郁,人文歷史悠久,有良好的植被景觀和自然田園風光。歷史悠久的唐代古寺——金浿寺雖歷經滄桑,寺廟還留有大量的石槽、石柱、石塔等遺蹟。座落在上金浿村後山的明代神秘古墓,疑是明朝建文帝陵寢。2009年AA國家級旅遊景區,四星級鄉村旅遊經營單位。    【金涵水庫】又稱「麒麟湖」。水庫集水面積36平方公里,總庫容162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430萬立方米。壩型後粘土心牆堆石壩,壩高39.7米,長320米。庫區淹沒耕地980畝,遷移240戶1200人。    主體工程由大壩、溢洪道、輸水隧洞和壩後電站(裝機2台675千瓦)組成。該工程於1971年11月動工,1976年1月建成。1977年完成保壩工程,除溢洪道鼻坎下游消能遺留問題未處理外,壩區全部完成。大壩總投資1320.60萬元,其中國家補助846.04萬元。設計灌溉面積3.7萬畝,灌區有金涵、漳灣、蕉城和東湖塘農場以及西陂塘等。    寧德市第二水廠建成後,金涵水庫將成為供水之源,水庫將轉向為城鎮工業和生活供水。

名勝旅遊

金涵上蘭村有青銅時代遺址。金邶寺始建於唐代,為宋、元、明時期寧德著名禪林,現存有唐代石刻、元代石柱、明代石塔等遺物。金涵竹林寺,始建於唐咸通三年(862)。1995年建於亭坪村的中華畲族宮是畲族標誌性建築,1995年「中國閩東畲族風情旅遊節」在此舉行。建築有仿漢宮闕門樓和忠勇王殿等,總占地面積50畝。2006年,進行大規模修飾與增添內容,為全國畲族風情旅遊景點之一。

視頻

《八閩新風采》金涵畲族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