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焰繡線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焰繡線菊

中文名稱:金焰繡線菊

外文名稱:Spiraea x bumalda cv.Gold Flame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目科:薔薇目、薔薇科

亞綱亞科:薔薇亞綱、繡線菊亞科

屬種:繡線菊屬、金焰繡線菊

金焰繡線菊(學名:Spiraea x bumalda cv.Gold Flame),栽培種為落葉灌木,芽小,芽鱗2-8。單葉互生,具鋸齒、缺刻或分裂,稀全緣,羽狀脈,或基部具3-5出脈,葉柄短,無托葉。花兩性,稀雜性;花序傘形、傘形總狀、傘房狀或圓錐狀;萼筒鍾狀,萼片5,花瓣5,常圓形;雄蕊15-60,着生在花盤外緣;心皮5(3-8),離生。瞢莢果5,常沿腹縫開裂。種子數粒、細小;胚乳量或無。其葉色有豐富的季相變化,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形狀

​金焰繡線菊為落葉小灌木,株高60~110cm,冠幅90~120cm,老枝黑褐色,新枝黃褐色,枝條呈折線狀,不通直,柔軟。冬芽小,有鱗片,單葉互生,邊緣具尖銳重鋸齒,羽狀脈。葉長0.8~3.0cm,寬0.5~1.6cm,葉柄0.2~0.4cm。

具短葉柄,無托葉,花兩性,傘房花序,萼簡鍾狀,萼片5,花瓣5,圓形較萼片長,雄蕊長於花瓣,着生在花盤和萼片之間,心皮5,離生。瞢莢果5,沿腹縫線開裂,內具數粒細小種子,種子出圓形,種皮膜質。枝葉較鬆散,呈球狀,葉色鮮艷奪目,春季葉色黃紅相間,夏季葉色綠,秋季葉紫紅色,花玫瑰紅,花序較大,10~35朵聚成復傘形花序直徑10~20cm。

生長環境

金焰繡線菊為落葉灌木,較耐庇蔭,喜潮濕氣候,在溫暖向陽而又潮濕的地方生長良好。能耐37.7℃高溫和-30℃的低溫。在年降雨量266.9mm左右,年蒸發量2731mm左右的環境中生長良好。

萌櫱力強,較耐修剪整形。耐乾燥、耐鹽鹼,喜中性及微鹼性土壤,耐瘠薄,但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之處生長更繁茂。

分布地域

金焰繡線菊原產美國,北京植物園1990年4月從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貝蕾苗圃引種,經引種馴化,能很好地適應北京地區生長,現中國各地均有種植。

繁殖方式

扦插或分株法,其嫩枝扦插繁殖技術的研究結果表明,金焰繡線菊的生根率因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及濃度、插穗部位、扦插基質的不同有明顯差異.扦插時只要溫、濕度適合,管理得當,生根率可達80%以上.金焰繡線菊嫩枝扦插是一項適於生產中推廣應用的繁殖技術。[1]

價值

金焰繡線菊葉色有豐富的季相變化,橙紅色新葉,黃色葉片和冬季紅葉頗具感染力。花期長,花量多,是花葉俱佳的新優小灌木。一般與常綠小灌木相配置,種植點靠後。冬季枯葉後,即進行修剪,植株大小控制在30cm左右。

金焰繡線菊具有適應性強、喜光耐寒、抗旱耐貧瘠、無病蟲害、萌生能力強、枝繁葉茂、葉紅花艷、冠形整齊、不必修剪、觀賞期長等優點,是觀賞價值高、發展前景廣、應用功能全面的優良花灌木樹種。它不僅可用於建植大型圖紋、花帶、彩籬等園林造型,也可布置花壇、花境、點綴園林小品,亦可叢植、孤植或列植,也可做綠籬。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參考資料

  1. 金焰繡線菊,百科文庫,201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