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環胡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環胡蜂
原圖鏈接

金環胡蜂 [1]在胡蜂屬里,體型最大最強的就是金環胡蜂,體長可達5厘米,頭部金黃,腹部黃黑相間,看起來像套了多個「金環」。胡蜂可以刮取木纖維,用消化液將其消化為紙漿後築巢,胡蜂巢狀如足球,外面有層疊的花紋,內部是格子狀的蜂巢,結構精細複雜。金環胡蜂的巢通常築於地面或樹根下,誤入巢附近區域就可能引起它們的攻擊。金環胡蜂的毒素包含組胺類、溶血類和神經類毒素,嚴重時可引起人的肝腎衰竭。被胡蜂蟄傷後的嚴重程度與進入人體的毒液量有直接關係,也與人的體質有關。如果被胡蜂蟄了之後出現過敏反應需馬上就醫。值得一提的是,蜂毒致死的原因主要是蜂毒引起人體的過敏性休克,特別是曾經被蜂蟄過引起過敏的人,在下次被蜂蟄的時候反應會更加強烈。這類人群要特別小心。還有一些人被蟄後會出現延遲性過敏,當時沒事,過了幾天以後才發作。

簡介

  • 雌蜂

頭部:寬較胸部窄,但略寬於前胸背板前緣。兩觸角窩之間三角狀平面隆起,隆起端部伸達唇基基部,額溝明顯,整個頭部桔黃色,額部及頰部較稀的布有淺刻點,僅沿後頭邊緣布有棕色毛,頰部寬,棕色單眼呈倒三角形排列於兩複眼頂部之間,每個單眼周圍略呈黑色。觸角支角突深棕色,柄節棕黃色,鞭節黑色,唯基部數節的腹面及端部數節呈銹色。唇基略隆起,寬大於高,全呈桔黃色,密布刻點,沿端部布有棕色毛,基部中央凹陷,端部兩側齒狀突起。上顎基部寬,近三角形,桔黃色,端部處呈黑色,端部下半部有3個齒,上半部刃狀,最上端有1短齒,上顎布有刻點和極短的毛。頰部明顯超過復限寬。

胸部:前胸背板前緣中央略隆起,被中胸背板端部分開,肩角明顯,前緣兩側黃棕色,其餘均呈黑褐色,但有的個體肩角處各有1棕色斑,刻點幾無,但布有棕色毛。中胸背板略隆起,中央有細縱隆線,刻點細淺而稀,布有稀的棕色毛,全呈黑褐色,但有些個體於前緣兩側及近翅基片處各有l條狀棕色斑。小盾片矩形,略隆起,光滑,稀布棕色毛,全呈黑褐色,或棕色。後小盾片向下垂直,五邊形,端部突出,光滑、無刻點,稀布棕色毛,全呈黑褐色,有時於兩側各有1點狀棕色斑。並胸腹節全呈黑褐色,稀布淺刻點,布有棕色毛,中央自淺溝,背面平。中胸側板黑褐色,布有淺刻點及棕色毛。後胸側板黑褐色,光滑、無毛及刻點。翅基片棕色,內緣色暗,光滑,後緣稀布短毛。翅呈棕色,前翅前緣色略深。前、中、後足之各節均呈黑褐色,僅膝部及前足脛節背面呈棕色。爪光滑無齒。

腹部:除第6節背、腹板全呈橙黃色外,其餘各節背板均為棕黃色與黑褐色相間。第1節腹板全呈黑褐色,第2至5節腹板均為黑褐色,僅於端部確1棕黃色窄帶。第1節背板與第2節背板兩端橙色,中間黑褐色。第3至5節背板僅於端部邊緣為橙色,基部為黑褐色,兩色橫帶相間之寬窄,個體間常略有差異。各節均較光滑,僅能略見淺細的刻點,均布有棕色毛。

體長約30至40毫米。職蜂較小。

  • 雄蜂

近似於雌蜂。棕色毛較密,體上常有些棕色斑。 體長34毫米。

地理分布

屬東洋、古北區系共有種。分布面較廣,北起吉林(長白山),南至台灣及廣東、廣西、雲南南緣,東接國境線,西向沿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延安)、甘肅(慶陽、隴南地區)西斜,折入四川雲南朝鮮日本北海道九州)及歐洲法國 )。止於盆地西緣和橫斷山系東側,是胡蜂科中常見種類之一。

參考文獻

  1. 金環胡蜂. 每日頭條. 201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