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雀花(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雀花
t011424f2b32a9a2c8f.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603135&sid=581574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金雀花

漢語拼音:Jīn Què Huā
別名:壩齒花、金鵲花、黃雀花、陽雀花、豬蹄花、斧頭花、甲魚嘴花、陽鵲花
性味歸經: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
功能:滋陰,和血,健脾
主治:勞熱咳嗽,頭暈腰酸,婦女氣虛白帶,小兒疳積,乳癰,跌扑損傷

金雀花,中藥名。為豆科錦雞兒屬植物錦雞兒 Caragana sinica( Buchan)Rehd.的花。具有滋陰,和血,健脾的功效。主治勞熱咳嗽,頭暈腰酸,婦女氣虛白帶,小兒疳積,乳癰,跌扑損傷。[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金雀花

拼音名:Jīn Què Huā

別名:壩齒花(《救荒本草》),金鵲花(《滇南本草》),黃雀花(《綱目拾遺》),陽雀花(《草木便方》),豬蹄花(《福建民間草藥》),斧頭花、甲魚嘴花(《浙江中藥手冊》),陽鵲花(《陝西中草藥》)。

出處

《百草鏡》

來源

為豆科植物錦雞兒的花。4月中旬採收,曬乾,防蛀。

原形態

錦雞兒(《救荒本草》),又名:醬瓣子(《救荒本草》),大蛇葉(《滇南本草》),飛來鳳(《嘉興府志》),地羊鵲(《天寶本草》),群雀、鐵掃帚、豹皮鞭、鵝根刺。

小灌木,高達1~2米。莖直立或多數叢生,小枝細長有棱,無毛,黃褐色或灰色。托葉2枚,狹錐形,常硬化而成針刺,長可達8毫米;雙數羽狀複葉,小葉4,倒卵形,長1~3.5厘米,闊0.5~1.5厘米,先端圓或凹,具小短尖或無小尖,上部一對小葉常較下方一對為大,革質或硬紙質,兩面具細脈,無毛,上面深綠色而有光澤,下面較淡。花單生,黃色而帶紅,雕謝時褐紅色;花枝中部有關節,上具極細小苞片;花萼鍾狀,萼齒闊三角形;花冠蝶形,旗瓣狹倒卵形,基部帶紅色,翼瓣先端田,下具長瓜,龍骨瓣闊而鈍;雄蕊10,2體;雌蕊1,子房近於無柄,花柱直立,柱頭小。莢果長約3.5厘米,兩側稍壓扁,無毛,內含種子數粒,花期4~6月。

生境分部

生于山坡上。分布河北山東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

  • ①《滇南本草》:"性微溫,味甜。"
  • ④《綱目拾遺》:"性平。"

歸經

《綱目拾遺》:"入肝、脾二經。"

功能主治

滋陰,和血,健脾。治勞熱咳嗽,頭暈腰酸,婦女氣虛白帶,小兒疳積,乳癰,跌扑損傷。

  • ①《滇南本草》:"主補氣血癆傷,寒熱撈熱,咳嗽,婦人白帶日久氣虛下陷者效。並頭暈耳鳴,腰膝酸疼,一切虛癆損傷用之良。或豬肉、筍、雞煨食。"
  • ②《綱目拾遺》:"和血祛風,亦入乳癰藥用。""解毒攻邪,能透發痘瘡。"
  • ③《植物名實圖考》:"滋陰,補陽。蒸雞蛋,治頭痛。"
  • ④《上海常用中草藥》:"活血祛風,止咳,強壯。治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肺虛久咳,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錢;或研末。

複方

  • ①健脾補腎,明目聰耳:陽雀花,同豬肉做湯或蒸雞蛋服。(《重慶草藥》)
  • ②治干血勞:陽雀花四兩至半斤或鮮品二至三斤,蒸後分多次服。
  • ③治頭暈頭痛:陽雀花一兩,天麻八分。水煎服。
  • ④治虛勞咳嗽:陽雀花(蜜炙)一兩,枇杷芋、羌活各三錢。水煎服。(②方以下出《陝西草藥》)
  • ⑤治跌扑傷損:金雀花干研一錢,酒下。(《百草鏡》)[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金雀花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金雀花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