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鍾道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鍾道隆google

鍾道隆(1934年12月31日-),浙江省浦江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複讀機的發明者之一、通信工程專家、逆向英語創始人、復讀機發明者。上大學是優等生,工作是優秀科技工作者,管教學是學生的良師諍友,退休後是優秀退休幹部;他也因卓越成就和深遠影響而入選《東方之子》。

投筆從戎與服役生涯

1949年,鍾道隆進入成志學校(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前身)。1951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有線系。1958年畢業後,他主要在西北戈壁、青藏高原和內地山脈中從事國防通信工程類勘察設計任務。文化大革命期間,因出身問題,被限制進入裝有通訊設備的房間。

後因繪製設備方框圖,且通過電話向一線講解排除故障。1978年,鍾道隆出席總參謀部通信部和總參謀部科技大會,並被評為先進科技工作者。

之後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設計院總工程師、總參通信部科技局局長。

1986年,兼任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學分會第三屆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為劉永峻)。

1990年連任第四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2年,鍾道隆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

此外他還擔任國家科技進步獎與發明獎電子組副組長等職。

1995年退休。


通信專家自學英語

1979年,鍾道隆以通信專家的身份出訪法國和德國。他在大學學的是俄語,

英語是在工作中自學的,日常聽、說根本不行,他只好寸步不離翻譯左右,每當外出時,口袋裡還得裝着一個「我住在XX旅館,我迷路了,請把我送回去"的紙條。鍾道隆內心的羞辱感油然而生:"我這個中國的高級工程師和總工程師只有這樣的英語水平,與文盲差不多,外國人會怎麼看我們中國人,怎麼看待中國軍隊?"回國後,鍾教授橫下一條心,非學會英語不可。 在他 45 歲的時候。鍾道隆終於悟出了學習英語口語聽力的正確方法,也就是他總結出來並大力推廣的逆向英語學習法。他是從聽京戲中得到的啟發,鍾道隆打小就非常喜歡聽京劇。那時候作為清華名教授的父親將他和母親從浙江農村接到了北京,他一開始就迷上了京戲,但卻聽不懂唱詞。直到60年代他和一京劇戲迷成了鄰居,鄰居採用解析的方法,即專聽一齣戲,一句一句地聽,直到聽懂為止,認真聽懂了一齣戲,再聽別的戲也就觸類旁通了。學會聽京戲的經歷再次激發了他學好英語的靈感。在此基礎上,他堅持從零做起,從聽最初的音標開始,他拋開教材,堅持聽錄音,並且默寫下來,不懂的地方反覆聽,直到聽懂為止。慢慢聽句子、聽文章。他早起晚睡,工作之餘每天學習五小時,節假日學習十幾個小時,長年堅持不懈,竟用壞收錄機十幾部,翻壞字典兩部。天道酬勤,他終於總結創造出了「聽、寫、說、背、想」五法並舉的「英語學習逆向法」,並用此法堅持刻苦學習。十四個月後再次出國,他成為中國代表團正式翻譯。

「不費力就能學會英語?」鍾教授的聽寫記錄,讓你再次體會什麼叫「天道酬勤」。復讀機是如何發明的?鍾教授聽壞的這十幾個錄音機就是答案。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復讀機的功能設計,就是逆向法的縮影。

鍾道隆總結他的「逆向英語」學習法出版了《逆向法巧學英語》等五本有關學習英語的專著。他用這種方法指導不同層次的人學習英語,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中華新聞報》、《中國老年報》、《解放日報》、《南方日報》、《北京教育報》、中央電視台、東方電視台等眾多媒體紛紛進行專訪報道,《實話實說》、《東方之子》也有專題介紹,中國教育電視台和二十多家省市電視台先後播放《逆向法英語講座》達一百多輪次。「四十五歲始學英語,十四個月後成為口語翻譯」的事跡也因此被廣為傳誦。

天道酬勤開發復讀機

1992年,鍾道隆到南京某院校擔任副院長主抓教學。他初上任時,第一年,學生的國家大學英語四級通過率只有40%-50%。總結經驗時有人認為學生素質不太好況且學校又沒有外教。鍾道隆就拿自己45歲才開始苦學英語,三年用壞了17部收錄機來教育學生,並向學生們講授「逆向英語」學習法,讓他們按照此法嚴格自律,堅持學習。第三年,奇蹟產生了,學生的國家大學英語四級通過率竟是100%。

有的學生私下裡就善意地跟鍾道隆開玩笑:"鍾副院長,要學好英語還必須非常有錢,因為您三年用壞了17部收錄機"。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鍾道隆回到宿舍就開始琢磨了,不斷地進帶倒帶的確很費機器,怎麼才能按住一個鍵,重複一句話呢。為此他三個多月茶飯不思,反覆琢磨,終於研發出了智能復讀機,他為自己的這一意外成果申請了專利,成為我國最先發明復讀機的人。鍾道隆申請專利成功後不久卻放棄了個人的專利所有權,以方便復讀機技術的推廣,他在CCTV《實話實說》節目中對崔永元說:「如果不放棄,就不能儘快轉化為生產力。」栽桃育李之心溢於言表,高風亮節實屬難能可貴。

對於鍾教授來講,聽英語早已不是當初的苦學,而是須臾不可缺少的樂趣。而這種樂趣,也為越來越多的逆向法實踐者所體驗。鍾教授所到之處,總成為英語愛好者的「包圍對象」。年輕的心態、敏捷的思維、樸素的作風、平實的風格,使鍾教授與年輕人之間的交流非常暢順! 1995 年正式退休。退休後他學習勁頭不減,退休生活為他寫作提供了大量時間,他的寫作與翻譯出版了二十多本著作,被人譽為 cyber writer(電腦時代作家)。

鍾道隆教授非常關心青少年,曾應邀在江蘇和遼寧人民廣播電台舉辦《腳踏實地走向成功》系列講座,鼓勵聽眾努力學習,以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需要,播出後聽眾反響熱烈。

一生成就

曾先後任總參通信設計院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總參通信部科技局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少將副院長(教授)、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科技進步獎與發明獎電子組副組長等職。寫出專題總結與專著 200 多萬字,搞成功技術革新十幾項,大部分經國家鑑定後在全國推廣。1978 年,因科技工作成績突出,出席了總參謀部通信部和總參謀部科技大會,並被評為先進科技工作者。

鍾道隆總結他的「逆向英語」學習法出版了《逆向法巧學英語》等五本有關學習英語的專著。並研發出了智能復讀機。先後寫作和翻譯了《巧用電腦寫作與翻譯》和《巧學巧用五筆字型》等37本書。他結合實踐經驗寫成了《記憶的竅門》等書,出版後很受讀者歡迎,有的被評為全國最優秀暢銷書。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鍾道隆先生通過對自身的不斷總結,結合社會需要,不辭辛勞地著書立說,巡迴演講。把自己寶貴的成長和

學習經驗,通過生動、樸實的語言傳授給更多有學習困難和困惑的人。無數曾經接受過鍾道隆先生指導的人無不為他的博學、自信、真誠所折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鍾道隆先生不僅有「活到老學到老」的堅定毅力,更有「干一行鑽一行」的敬業精神。

「何以解憂,唯有學習」是鍾道隆先生信奉一生的座右銘,而他堅持學習、努力進取、發憤圖強的傳奇一生也是不斷激勵我們學習、進取和圖強的優秀榜樣。

視頻

[英語學習逆向法講座].鍾道隆

參考文獻

解放軍少將出訪國外聽不懂英語,45歲開始學英語,發明了復讀機

如何運用鍾道隆逆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