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高      : 14.8厘米

口       徑 : 2.3厘米

現收藏於 : 陝西歷史博物館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唐朝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

基本信息

器腹兩面均錘出一馬銜杯紋,馬頸系飄帶,昂首揚尾,似作舞狀。紋飾鎏金。形制優美,圖案別致,製作精工。圈足內有墨書一行:「十三兩半」。

銀壺的造型採用了北方遊牧民族使用的皮囊馬鐙的綜合形狀。在壺身的兩面,以模壓的手法各捶出一匹翹首鼓尾、銜杯匐拜的舞馬。提梁、蓋及舞馬紋飾均鎏金,燦燦金色與灼灼銀光交相輝映,色調分外和諧富麗。此壺造型、紋飾別具匠心,製作精湛,舞馬形象栩栩如生,尤具風采,更因其印證了史書中記載的玄宗馴養舞馬祝壽的故事而彌足珍貴[1]

設計工藝

整個壺的造型是模仿北方遊牧民族的皮囊壺製成,壺身為扁圓形,上方一端開有豎筒狀小口,壺蓋帽為錘揲成型的覆蓮瓣,頂中心鉚有一個銀環,環內套接了一條長14厘米的銀鏈和提梁相連,壺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弓狀提梁。在壺身兩側模壓出兩匹相互對應,奮手鼓尾,銜杯匐拜的舞馬形象。銀壺通體拋光,舞馬、壺蓋、弓形提梁和同心結處均鎏金。這件銀壺巧妙的借鑑契丹族皮囊壺製作而成。

壺身上兩匹鎏金駿馬的姿態。器物圖畫中馬的形象源遠流長,如秦代兵馬俑中的陶馬,東漢時期的銅奔馬,以及唐代三彩馬傭,或作奔跑之姿態,或昂首站立。這件鎏金銀壺上的駿馬,卻是恭敬蹲坐的姿態,而且口銜酒杯。

製作方式

把一塊銀板捶打出壺身和圈足的大致外形,再以模壓的方法在壺身兩側捶打出凸出於壺身表面的舞馬紋,然後再將銀板兩端黏壓焊接,打磨平整後拋光,巧妙的掩蓋住接縫,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壺身與圈足相接處,鏨刻一圈「同心結」式二方聯連續構圖的鎏金紋樣。壺底是一塊橢圓形銀片,先鑲嵌後焊接的做法結合於壺體,由於時間久遠,焊料脫落,現在有一長1厘米寬約0.08厘米的縫隙。何家村窖藏其他金銀器皿的製作,都是器身與底一體製作,圈足單獨製作,然後焊接。

歷史文化

《舊唐書》中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多年,喜愛音樂和設宴聚會。盛宴從白天持續到黑夜。三十匹「蹀馬」,也就是會跳舞的駿馬,披金戴銀,為唐玄宗獻舞,表演到高潮,領頭的舞馬跳到高榻之上盤旋如飛,後膝跪地用嘴銜起酒杯遞到唐玄宗面前。

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描繪的正是這件鎏金銀壺上駿馬的姿態。於是,這銀壺有了確切的名字:「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2]

馬的後腿彎曲蹲坐,前腿直立,馬尾高揚,口中銜一酒杯,脖子上系有彩帶,飄灑於身後,向主人行禮,是為舞馬。馬的形狀是在壺壁上捶打出來,所以如浮雕般凸起,富有立體感。利用金屬延展性,捶打出器形和紋飾的捶揲技法,在商周時期就有了,可以製作青銅器和玉器上裝飾的金箔。到了春秋戰國之時,已能製作精美的銀盤。

漢代的絲綢之路帶來了中亞和西亞的金銀器加工技術,並與中原的技法交流與融合。到唐代,金銀器物的製作達到了一個高峰。工匠們對金銀捶揲技法已掌握純熟,能夠製造出極為輕巧且紋飾精細的器物。

千多年後,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以一種近乎炫耀的方式突然重現世間,向人們講述着千年前舞馬銜杯的傳奇故事,把一個王朝的繁華和風采展現在世人面前。

唐代開放包容,對外交流空前頻繁,因此有着大量異域風格的器物存世,當時有很多瓷壺也仿皮囊壺,但銀壺僅此一件,應該是當時工匠為適應皇帝外出,借鑑了皮囊壺的外形製作的,是體現中原與北方文化交流的一個實例,殊為珍貴。是唐代中原漢族與北方契丹族文化交流的物證。

視頻

陝西:鎮館之寶——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漢代的絲綢之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