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鐮龍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鐮龍類
圖片來自deviantart

鐮龍類Drepanosauromorpha)是群史前爬行動物,屬於雙孔亞綱,生存於三疊紀晚期,約2億3700萬-2億100萬年前。

鐮龍類是群高度適應樹棲生活的爬行動物,各屬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抓握四肢,以及能捲握的尾巴,其中的高尾龍則可能是水生動物。鐮龍類的化石已發現於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紐澤西州英格蘭、以及義大利北部。

鐮龍類的模式屬鐮龍Drepanosaurus),名稱意為「鐮刀蜥蜴」,意指鐮龍的大幅彎曲第二指爪。

敘述

鐮龍類具有三角形的顱骨,外型類似鳥類。某些屬的嘴部無齒、呈尖狀,貌似鳥類的喙,例如高尾龍。一度被誤認是最早鳥類的原鳥,其化石可能是個嵌合體,其顱骨可能來自於鐮龍類[1]

鐮龍類是群高度適合樹棲生活的爬行動物,外表類似現代變色龍

多數鐮龍類的肩膀處脊椎癒合,形成明顯突起的背部前段,這可能是頸部肌肉的附著點,允許頭頸部做出快速的動作,以捕食昆蟲。在鐮龍類的五根手指中,前兩指可獨自運作,做出與其餘三指相對應的動作(如同人類的拇指與其餘四指),使牠們可以抓握樹枝。巨爪蜥的某些標本,腳掌具有可抓握腳趾,類似靈長類;因為並非全部標本都具有這種關節,因此被認為是種兩性異形特徵。

大部分鐮龍類具有可纏握能力的扁平尾巴,某些物種的最後數節尾椎癒合,形成奇特的鉤狀物。鐮龍類的尾巴高而扁窄,類似蠑螈鱷魚,因此某些研究人員推測牠們其實是水生動物,而非樹棲動物。在2004年,森特反對這個假設。而Colbert與Olsen在研究高尾龍時,認為高尾龍應該是水生動物,而其他鐮龍類則是樹棲動物。高尾龍的尾巴高而窄扁,不具有纏握能力[2]

參考文獻

  1. Renesto, S. (2000). "Bird-like head on a chameleon body: new specimens of the enigmatic diapsid reptile Megalancosaurus from the Late Triassic of northern Italy." Rivista Italiana di Paleontologia e Stratigrafia, 106: 157–180. Abstract
  2. Colbert, E. H., and Olsen, P. E. (2001). "A new and unusual aquatic reptile from the Lockatong Formation of New Jersey (Late Triassic, Newark Supergroup)."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3334: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