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釣瀨漁樵行送嚴守蘇伯業赴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釣瀨漁樵行送嚴守蘇伯業赴闕

來自搜狐網的圖片

作品名稱:釣瀨漁樵行送嚴守蘇伯業赴闕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陳棣

釣瀨漁樵行送嚴守蘇伯業赴闕是宋朝詩人陳棣的作品之一。

陳棣,字鄂父,生卒年均不詳,宋代青田人,陳汝錫之子。棣著有《蒙隱集》二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正文

漁樵生長子陵州,偶為城市逍遙遊。 相逢欲話平生事,以手加額頻點頭。 自言家世居村落,頗厭吾邦風土惡。 大飢小歉偶一遭,棄擲鋤耰弄刀槊。 二十年前事可驚,錦襦繡帽爭乘城。 太平日久人忘戰,衣冠荊棘戈鋋腥。 去年米貴無餘粟,往往驚顧如麋鹿。 大開陳廩貸兼併,卻笑隣邦才食粥。 只今豐盈天報施,餘糧棲畝麥兩岐。 牛羊日落草萊處,場圃秋深{禾罷}稏時。 父老歌謠童稚笑,歡聲萬口如同調。 向來游手今良農,今日膏腴昔荒嶠。 漁樵無事官無逋,民不識吏亡追呼。 田間第見隨軒鹿,道上兼無攫肉烏。 問云何術能臻此,盡道我公才德美。 文採風流求古人,循良事業空前史。 公今去我歸朝天,攀轅截鐙何當前。 願公早佩紫荷橐,顧我擬續甘棠篇。 欲碑遺愛傳千古,政聲未暇從頭數。 大書特書不一書,請載漁樵當日語。[1]

簡介

陳棣,宋處州青田人,字鄂父。以父蔭為桐川掾,官至潭州通判。其詩於南渡之初,已先導宋季江湖之派,大都平易近情,不失風旨。[2]

陳棣[約公元一一四o年前後在世],約宋高宗紹興十年前後在世。嘗為桐川掾。官至潭州通判。其他事跡均不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