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鐵堅油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鐵堅油杉

中文學 名鐵堅油杉

拉丁學名 Keteleeria davidiana

(Bertr.) Beissn.

別稱 鐵堅杉

拼音 tiejianyoushan

門 裸子植物門

松柏綱

松杉目

松科

油杉屬

鐵堅油杉 (Keteleeria davidiana (Bertr.) Beissn.)學名Keteleeria davidiana,又名鐵堅杉、牛屋杉、大衛油杉,松科油杉屬常綠大喬木,中國特有樹種,甘肅、陝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有分布。我在湖北神農架國家公園旅遊時,看到樹齡1200多年的鐵堅油杉王,高大48米,胸徑2.8米,十分壯觀。鐵堅油杉樹皮粗糙,深灰色,縱裂,剝落。葉子條形,長2-5厘米,寬3-4毫米,在側枝上排成兩列。在重慶巫溪縣有兩棵鐵堅油杉(稱夫妻樹),樹齡1570多年,胸徑差不多,樹高不及神農架的。[1]

形態特徵

株:喬木,高達50米,胸徑達2.5米;樹皮暗深灰色,深縱裂;大枝平展或斜展,樹冠廣圓形。

枝:一年生枝有毛或無毛,淡黃灰色、淡黃色或淡灰色,二至三年枝灰色或淡褐灰色,常有裂紋或裂成薄片。冬芽卵圓形,先端微尖。

葉:葉線形,長2-5厘米,寬3-4毫米,先端圓鈍或微凹,幼樹或萌生枝之葉先端有刺狀尖頭,上面光綠色,無氣孔線或中上部有極少氣孔線,下面淡綠色,中脈兩側各有氣孔線10-16條,微被白粉。

果:球果圓柱形,長8-21厘米,徑3.5-6厘米;中部種鱗卵形或近斜方狀卵形,上部圓或窄長而反曲,邊緣外曲,有細齒,背面露出部分無毛或疏生短毛。

產地分布

產地:甘肅東南部、陝西南部、四川北部、東部及東南部、湖北西部及西南部、湖南西部、廣西北部、貴州及雲南東北部。

生境:海拔500-1300米山地半陰坡。

特性

油杉屬中最耐寒的一種。[2]

鐵堅油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