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鐵板茶樹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鐵板茶樹菇

來自網絡的圖片

茶樹菇,糞銹傘科田頭菇屬的菌類植物,因野生於油茶樹的枯乾上而得名茶樹菇。菌蓋表面光滑,初為半球形,暗紅褐色;後漸變為扁平,淡褐色或土黃色。成熟之後菌蓋上卷;菌肉污白色,略有韌性,中部較厚,邊緣較薄;菌褶片狀,初白色,成熟後咖啡色;菌柄近白色,基部呈污褐色;菌環膜質,生於菌柄上部;孢子呈銹褐色。

茶樹菇原產於閩西北,天然生於油茶樹的枯乾、樹樁上。在福建、江西等省推廣栽培。

屬於木腐性食用菌類,主要於春秋兩季生長在油茶樹、楊樹、柳樹等闊葉樹的樹幹或樹樁的腐朽部分和根部。

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

茶樹菇作為食用菌,食味鮮美,口感脆,香味濃郁、純正,質地細嫩,還可加工為茶樹菇罐頭、茶樹菇原汁醬油、茶樹菇濃縮液和茶樹幹菇等產品。此外茶樹菇營養豐富。茶樹菇還具有補益、降壓、安心醒腦和抗衰老等功能,對尿頻、水腫、氣喘、小兒尿床、關節炎、低熱和解毒等均有顯著的療效。實驗證明,茶樹菇提取物對小白鼠肉瘤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高達80% ~ 90%

真菌學史

因野生於油茶樹的枯乾上而得名茶樹菇。

形態特徵

茶樹菇,糞銹傘科田頭菇屬的菌類植物,子實體單生、雙生或叢生,菌蓋直徑5-10cm,表面平滑,初為半球形,暗紅褐色,後漸變為扁平,有淺皺紋,淡褐色或土黃色。菌肉(除表面和菌柄基部之外)白色,中實。環白色,膜質,上位着生。菌柄中實,長10厘米左右,柄粗1-2厘米、黃白色。成熟期菌柄變硬,菌柄附暗淡粘狀物,菌環殘留在菌柄上或附於菌蓋邊緣自動脫落。成熟之後菌蓋上卷;菌肉污白色,略有韌性,中部較厚,邊緣較薄;菌褶片狀,初白色,成熟後咖啡色;菌柄近白色,基部呈污褐色;菌環膜質,生於菌柄上部;菌孢子卵形至橢圓形,淡褐、銹褐色。[1]

參考文獻

  1. 茶樹菇,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