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銀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銀冕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銀冕,外文名:galactic corona,是21世紀初期才有的新名詞,用來描述在銀河系的銀暈內高熱、游離的氣體成分。是在銀河系的銀暈之外無恆星分布但存在一個大致呈球形的大射電輻射的區域,其外形大致呈球形,稱銀冕。這些冕中的氣體可能來自星系噴泉,在那些超級氣泡中被游離的氣體來自超新星殘骸經由垂直的星系煙囪擴展開來進入星系暈中。當這些氣體冷卻,它們會因為引力的作用進入星系盤內。

銀冕(galactic corona)是21世紀初期才有的新名詞,用來描述在銀河系的銀暈內高熱、游離的氣體成分。在其它螺旋星系的星系暈中,相似的高熱且稀薄的氣體也可以用這個名詞來描述。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