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銀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銀核是銀河系的物質密集部分組成一個圓盤,稱為銀盤。銀盤中心隆起的球狀部分稱核球。核球中心有一個很小的緻密區,稱銀核。銀核是銀河系中央略為凸起的部分。它是一個很亮的球狀體,直徑約2萬光年,厚約1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星和星際物質組成,其中主要的是年齡大約在100億年以上的老年紅色恆星。銀核的活動十分劇烈。

銀核相關

銀河系側看像一個中心略鼓的大圓盤,其從內到外的主要由3個部分構成:中心突起處被稱為銀核,是恆星密集區;銀核的外面是銀河系的主體銀盤,銀河系的絕大部分恆星和星際物質都集中在此;銀盤外面是一個範圍更大、近於球狀分布的系統,其中物質密度比銀盤中低得多,叫作銀暈。銀河系可以說是宇宙中唯一可為人類仔細研究的星系,深刻理解銀河系的形成是人類認識宇宙中其他星系形成的基礎。 較為流行的星系形成理論模型認為,銀河系以及其他星系是由小到大,藉助星系間的引力吸引氣體、塵埃以及吞噬附近的星系而逐漸形成。 2010年初,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哈維·瑞切及其同事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仔細地研究了位於小麥哲倫星雲旁邊的杜鵑座47。雖然杜鵑座47並沒有居於銀河系的突起處,但由於它與銀河系突起有着相同化學成份及運行特徵,因此成為研究銀河系突起的最佳參照物。 通過分析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圖片,哈維等人發現,杜鵑座47及銀河系突起形成於110億至120億年前,而不是此前人們所估計的90億年前。這表明銀河系的銀核、銀盤及銀暈,大致在同一時期形成。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羅西認為,銀河系的銀暈與銀核形成於同一時期,可能是宇宙的偶然事件,這表明在星系形成的歷史上可能有一幕不為人知的劇烈運動。其中一種可能是,銀河系在其誕生不久,即遭遇了一場罕見的宇宙大碰撞。結果將位於銀暈處的物質,推入到銀核,形成了銀河系的突起。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銀核部分的恆星質量是銀暈部分的10倍。 科學家表示,這一新的成果並沒有排除銀河系還在膨脹,還在利用星系間的引力吸引聚集物質及吞噬附近星系的現實,而且新的發現尚處於研究的初步階段,一些結論還有待於科學們的進一步研究和論證。[1]

銀核的概念

銀河系的銀核、銀盤及銀暈,大致在同一時期形成於110億至120億年前。 銀河系的銀核的結構十分複雜,由於消光嚴重,用光學方法觀測銀河系中心部分受到很大限制。現在關於銀核的資料主要來源於紅外觀測和射電觀測。上面已經提到,離銀心4000秒差距處有一向外膨脹的旋臂。根據對中性氫觀測資料的分析,銀核可能還存在一個半徑約1000秒差距的快速旋轉的氣體盤和把這個氣盤與4000秒差距旋臂連結在一起的棒狀結構物,此外,還有一些單個的氫雲和分子雲。 銀核的情況很複雜。它是由恆星組成的,還是由氣體組成的,或者是由其他狀態的物質組成的,現在尚不清楚。它的確切大小也不清楚,只知道它很小,不會超過幾秒差距。銀核能發出強的射電輻射和紅外輻射。近年來發現,它也發出X射線。射電輻射毫無疑問主要是非熱致輻射。至於紅外輻射,塵埃的散射作用很重要,但不能排除有一部分紅外輻射是非熱致輻射。 1972年,韋伯宣稱探測到銀河中心發出的引力輻射,但是沒有得到證實。有的人用了比韋伯的探測器更靈敏的探測器,都沒有探測到引力輻射。這個問題尚需進一步研究。[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