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鎮子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鎮子鎮為地名,隸屬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安岳縣下轄鎮。位於安岳縣境西南部,距安岳縣城區20公里。轄1個社區,11個居民小組;19個行政村,192個村民小組。2018年鎮子鎮的總人口3.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9萬人,場鎮戶籍人口0.6萬人,實際居住人口達1.2萬人,場鎮占地1.7平方公里;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77億元,增長率為5.6%;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317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4286元 。全鎮現有耕地面積2019.6公頃,其中田833.33公頃,土1186.27公頃。 主要以農為主,種植水稻、玉米、紅苕、小麥。優秀產業主要以檸檬為主,系檸檬基地鎮,有1個檸檬精品加工廠。工業以糧油竹木加工、鑄造為主導產業,宇良汽車水泵廠系安岳縣的知名企業之一,安水泵屬馳名品牌,產品暢銷全國及東南亞國家。全國農業強鎮,西部工商重鎮,四川省衛生鎮,縣城郊區鎮,鎮子鎮是安岳縣西南部工商重鎮。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鎮子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資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19號):撤銷建華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鎮子鎮管轄,鎮子鎮人民政府駐桂園街29號。[1]

建制沿革

鎮子鎮在清代為安岳縣永康鄉轄地,清為鎮子場。

清道光時(公元1821-1850年),安岳縣設永康鄉等10鄉,鎮子場等36個場。

清末,安岳縣設置城廂五路(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城中),新置坳店場(治今南薰鎮),屬同化鄉;新置橫廟場(治今橫廟鄉),屬喜井鄉。全縣設永康鄉等10鄉38個場。 永康鄉轄馴龍場、華嚴場、毛店子場、千佛場、周禮場、寶華場、鎮子場共7個場,治為馴龍場,今安岳縣馴龍鎮場鎮街村。

民國初,鎮子場屬永康鄉。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安岳縣廢永康鄉等原10鄉名,全縣設43鄉、場、鎮。改鎮子場為鎮子鄉。

1950年,安岳縣設鎮子鄉人民政府。

1955-1957年,安岳縣先後調整為10區1鎮78鄉,並以區公所駐地定命區名。鎮子鄉屬鎮子區。

1958年,安岳縣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建立10個中心人民公社、34個人民公社和1個鎮。 同年,撤銷鎮子區建立鎮子中心人民公社;鎮子鄉改鎮子人民公社, 屬鎮子中心人民公社。

1961年,安岳縣設10區1鎮71個公社。 鎮子中心人民公社復設鎮子區,鎮子公社屬鎮子區。

1962年,安岳縣增設鞏固、新民、新橋、建華等19個公社,全縣設10區1鎮90個公社。鞏固公社、鎮子公社屬鎮子區。

1984年,安岳縣撤銷鞏固公社改置玉清鄉;撤銷鎮子公社復置鎮子鄉。玉清鄉、鎮子鄉屬鎮子區。年底,全縣設10區5鎮88鄉。 鎮子區代管由公社復鄉的有鎮子鄉、玉清鄉、趙坪鄉、大平鄉、九龍鄉、新民鄉、岳源鄉、文化鄉、建華鄉、寶華鄉共10個鄉。

1987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消鎮子鄉改名置雲歸鎮,屬鎮子區。

1992年,安岳縣撤區並鎮。撤銷鎮子區公所等全縣10個區、67個鄉鎮的建制。新建12個鎮,擴建20個鄉鎮(其中有8個鎮),保留6個鄉的建制,全縣共有38個鄉鎮改為縣直轄。[3]鎮子區代管的鄉鎮全部析出自建、合併或撤銷。原雲歸鎮、玉清鄉(原鄉政府駐麻柳村)行政區域合併置鎮子鎮, 縣直轄。鎮子區析拆之寶華鄉併入周禮鎮。

199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岳縣新建20個鄉鎮的建制。安岳縣在原鎮子區設工作委員會(簡稱鎮子工委), 鎮子鎮屬之。

2001年,安岳縣撤消鎮子工委,建立鎮子管理委員會(簡稱鎮子管委), 鎮子鎮屬之。

2003年,安岳縣設10個片區管理委員會22個鎮47個鄉, 其中鎮子管委片區轄鎮子鎮(含原玉清鄉)、文化鎮(含原新民鄉)、大平鄉(含原新橋鄉、趙坪鄉)、九龍鄉、岳源鄉、建華鄉共6個鄉鎮。

2005年,安岳縣撤消鎮子管委, 置鎮子鎮,縣直轄。鎮子管區代管的鄉鎮均析出自建縣直轄鄉鎮。

行政區劃

鎮子鎮現轄雲歸社區、雲橋村治水村高水村茶店村、天台村、觀塘村、金牛村、三聖村、櫃堰村、集福村、吉安村、北嶽村、觀橋村、玉溝村、玉橋村、新堰村、獅子壩村、玉峰村、麻柳村共1個社區,11個居民小組;19個行政村,192個村民小組。鎮子鎮現有鎮子、玉清2個場鎮,鎮人民政府駐206省道鎮子鎮附近。[2]

經濟狀況

鎮子鎮201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8277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17515萬元;第二產業實現26877萬元;第三產業實現13885萬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6972元。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77億元,增長率為5.6%;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317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4286元。

地理環境

鎮子鎮是四川省安岳縣普通農村鄉場,位於安岳縣境西南部,距安岳縣城區26公里。地跨沱江、涪江兩江分 水嶺,東與文化鎮、九龍鄉為鄰,南與寶華鄉、周禮鎮接壤,西與千佛鄉相連,北與建華鄉、岳源鄉為界。境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屬川中丘陵地帶淺丘地貌,幅員面積54.08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399米。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春少雨,全年無霜期300天,年均氣溫18℃,年總降雨量747毫米左右。

鎮子鎮交通便利,川高速S11內遂高速公路、省道S206線內遂公路(內江市-周禮鎮-鎮子鎮-文化鎮-安岳縣-遂寧市)、縣道鎮馴公路(鎮子鎮-馴龍鎮)、鎮九路(鎮子鎮-九龍鄉)穿境而過,國道247線橫貫全鎮。鎮、村、組實現公路通達,總里程169.5公里。19個行政村實現通暢工程,里程75公里。[3]

社會事業

2008年,鎮子鎮針對春旱缺水,水稻育秧十分困難的問題,積極採取"三管齊下"的有力措施,有效緩解育秧爭水搶水的突出矛盾,確保水稻育秧及時出種和足量播種,確保了該鎮人心、秩序和社會穩定:一是積極推廣旱育秧。該鎮在繼續鞏固往年育旱秧的基礎上,積極推廣擴大旱育秧面積,新推廣旱育秧面積數十畝,在雨山村集中成片的有10多畝,旱育秧累計面積150多畝;二是努力調濟水源。該鎮38多名鎮幹部和農技人員,在育秧時節,及時深入村組、農戶和田間地頭,調查了解旱情,積極協調塘庫開閘放水,很多村民將自己囤水田中的水調濟給無水育秧的農戶使用,該鎮有3座水庫、180多口山坪塘的水被調濟使用,2600多戶村民相互調濟田間育秧用水;三是鼓勵借田育秧。經過該鎮200多名幹部和農技人員的宣傳動員和細緻工作,倡導和鼓勵村民借田育秧, 該鎮有1500多戶村民實現了借田育秧。

全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92人,各種醫療設備188種,19個村級衛生站。

各種優撫政策和資金均保證專款專用,及時兌現。敬老院1所,入住五保人員36人。

人口數據

2018年,鎮子鎮的總人口3.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9萬人,場鎮戶籍人口0.6萬人,實際居住人口達1.2萬人。[4]

特產名產

槐花、水稻、紅薯、小麥、花生、水果、生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