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尾山椒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尾山椒鳥
Long-tailed Minivet

Imran Shah拍攝
圖片來自flickr

基本資料

學名     Pericrocotus ethologus

目/科/屬  雀形/山椒鳥/山椒鳥

遷徏狀態   迷鳥

普遍性    

體長/體重  17-21cm/17-18g

長尾山椒鳥,雌雄相異。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華南亞種fohkiensis

  • 雄鳥
  1. 頭、頸、背及翼為黑色。翼有赤紅大翼斑。
  2. 下背、腰、尾上覆羽及胸以下為赤紅色。
  3. 尾羽中央黑褐色,外側赤紅色。
  • 雌鳥
  1. 額基至頭眼上方為黃色。有黃眼圈及黑色過眼線。
  2. 臉頰淺灰色。
  3. 頭頂、頸後至背灰綠色。翼灰黑色,及雄鳥之屬紅色系部份均變為鮮黃色系。

棲地&習性

棲息廣泛的開放式森林類型,包括闊葉林松林(Pinus)林地樹冠層。

通常成對或小群於樹冠活動,常與其他山椒鳥混群。

主食昆蟲,包括直翅目膜翅目昆蟲,甲蟲蒼蠅雙翅目)和昆蟲幼蟲,還有蜘蛛(蜘蛛目)。

繁殖

季節4-6月。雄雌兩性築巢,以草莖,細樹枝,小根或苔蘚,外面有蜘蛛網和地衣捆包。巢杯狀,由雌鳥孵卵,雌雄鳥共同育雛。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常見於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尼泊爾,不丹,緬甸,泰國和越南(安南);在中國很常見。

鳴聲

發出重複的甜美圓潤的「 prrr'wi」和「prrr'í」聲。

外觀相似性

長尾山椒鳥體型較纖細,雄鳥羽色更濃豔。翼上斑塊形狀不同,次級飛羽無橢圓形小斑。雌鳥額頭黃色範圍小,僅只額基至眼上方,喉淺黃色。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P. e. favillaceus Bangs & J. C. Phillips, 1914 – 阿富汗東北部(Nuristan)和喜馬拉雅西北部(E至W尼泊爾);非育種S到S巴基斯坦和W印度
  • P. e. laetus Mayr, 1940 – 從尼泊爾到印度東北(N&W阿薩姆邦)和南中國(東南西藏)。
  • P. e. ethologus Bangs & J. C. Phillips, 1914 – Long-tailed Minivet – 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緬甸北部和中國中部(內蒙古河北山西南部到西南甘肅,東南青海,雲南和貴州);非育種N泰國老撾N,越南N(東京)。
  • P. e. mariae Ripley, 1952 – 孟加拉國東北部,印度東北部(SE阿薩姆邦)和緬甸西部(Chin Hills)。
  • P. e. yvettae Bangs, 1921 – 緬甸東北部和中國西南部(滇西南)。
  • P. e. ripponi E. C. S. Baker, 1924 – 緬甸E(S Shan,Karenni)和泰國西北。
  • P. e. annamensis Robinson & Kloss, 1923 – Annam Minivet – SC越南(S Annam)。[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Long-tailed Minivet (Female) - 1
LONG TAILED MINIVET Call, Sound in Day and Night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