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阮少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阮少南
阮少南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醫


阮少南,男,浙江省立同德醫院主任中醫師,針灸學家。

中文名稱 阮少南 畢業院校 天津砥柱國醫學社,中國針灸學社 臨床職稱 主任中醫師 執業地點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 性 別 男

個人經歷

出生中醫世家,幼承庭學,畢業於天津砥柱國醫學社及承淡安創辦的中國針灸學社,以擅長針灸藥石治療各種疑難雜症著稱。

1997年被評為浙江省名中醫、國家級名中醫。


社會兼職

歷任浙江省第六屆政協委員和第七屆政協常委、浙江省老衛生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浙江中醫雜誌》編委、中國針灸專家講

師團教授,現任浙江省針灸學會副會長,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英國劍

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諮詢委員會委員。


科研成果

出版專著、合著8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20多篇。

阮少南1


教學成果

曾赴奧地利、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及日本等國講學,帶教外國留學生、研究生200多人。


大醫精誠

國家級名中醫阮少南

在杭州中醫界,阮少南醫師的名望無須贅述。到他那裡去看病的,很多都是疑難雜症。病人跑來跑去看了很多地方,四處打

聽,經常最後會得到一句話:「你要麼去找找阮少南醫師吧。」

現在,阮老幾乎隱退江湖,傳承人繼承衣缽,繼續用傳統而又寶貴的中醫中藥治病救人。


專家名片:阮少南,國家級名中醫,主任中醫師、教授,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門診時間: 現在阮老幾乎隱退江湖,由傳承人

繼續用寶貴的中醫中藥治病救人。方回春堂城西館:周三、周五全天,周六下午;方回春堂河坊街館:周六上午。


我出生在中醫世家,小時候父親對我要求極其嚴格。每天天不亮,我就開始背各種醫書經典,自己先背熟,再背給父親聽。後

來又跟父親學針灸,先在毛草紙上練針,練了一段時間,就在自己身上扎,苦練手法,後來又去針灸學研究所拜師學藝。參加

工作後,我訂了全國幾乎所有省級的中醫雜誌,博採眾長,吸取精華。可以說,我的基本功是紮實的。

那時學得真是苦,但現在回憶起來領悟到:沒有苦學哪來成就。五十年的針藥同治,我也越來越感受到針灸學真是一門非常深

奧的學問,起碼要在學好中醫的基礎上,針灸才能入門,而一旦學好了針灸,它就像一把「尚方寶劍」,擺到哪裡都顯威風。

不說「萬病一針」吧,但內、外、婦、兒科,基本上各科都能用。現在,有些人放棄針灸了,我卻覺得這裡面是個無窮無盡的

寶庫。

針灸的作用何止止痛?

我經常看疑難雜症。遇到這種病人,我就喜歡研究,針灸就是解決問題的一個好方法。

我說這些,並不是要證明我有多厲害,而是想證明中醫和針灸的厲害。現在很可惜,用針灸的人不多,很多病人也不清楚,以

為針灸就是肌肉痛、關節痛、神經痛了,去扎幾針去去痛。其實,針灸的作用何止於此?

杭州某地稅局的一個女幹部,30多歲,第一次來我這裡看病,她把手伸出來給我看,手上都是紅斑,撳一撳,她就喊痛,都是

很痛的硬塊。她全身浮腫,沒有力氣,免疫指標都下降了。到上海去治療,醫院裡明確說,你得了白塞氏病,這個病跟紅斑狼

瘡差不多,治不了。

聽了病人傷心的訴說,我讓她張開嘴巴,口腔已經嚴重潰爛,舌苔厚膩,舌頭也爛了。我說,你這是有熱毒啊!就給她開了連

翹、忍冬藤、蒲公英、薏仁等一些清熱解毒的藥,同時讓她做針灸。這樣的病人,針灸的手法要用泄法,穴位選擇是委中、曲

澤,中醫的說法,熱毒都是往這些地方出來的。

第一個療程半年下來,她結節性的紅斑退下去了,本來是一大塊一大塊的,現在減少了,也小了。口腔潰瘍也明顯減輕了。

到了第二階段,熱毒已趨於減輕,這個時候呢,就是要考慮提高她的免疫功能,同時再繼續清熱解毒。中醫說「固本」,就是

提高免疫功能,固本,就要用一些野菊花、冬桑葉、夏枯草、土茯苓、太子參和五味子、麥冬等調補的藥共進,補歸補,藥性

是和的,也不能補得激烈,補得激烈對這個病是不適宜的。

第二階段的針灸穴位也相應改變,手法上,可以適當放點血,差不多0.5CC,只有幾滴,放得多,也會損害她肌體的免疫功

能,一定要恰到好處。

就這樣,經過一年多給她做針灸加中藥,基本病症都消失了。

除了這樣的免疫系統疾病,還有呼吸系統、皮膚問題,甚至青光眼的病人,我都治過。治過的病人真是數不清了,你看我左手

和右手的拇指大小相差很多,就是打針灸用推力打的原因。針灸手法最重要,醫生的功力也要深,要是功力不深,幾個病人一

扎,醫生他自己手上的筋就會弔牢了。

我從來不用電針,雖然我年紀也大了,但寧可吃力點,也要用手打。手法上也可以多種多樣,什麼捻轉、提插、緊按慢提、慢

按緊提、雀啄、搖針,要輕要重我心裡有數,會因人而異。


阮少南治療中風半身不遂的臨床經驗

阮少南從事中醫醫療、教學和科研 50載 ,學驗俱豐 ,建樹頗多 ,並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淳樸的醫風學風 ,在醫療中突

出中醫特色 ,審因論治 ,理、法、方、穴、術五位一體。學識淵博 ,醫技精湛 ,在精研醫經 ,廣擷博採 ,勤於實踐的基礎上 ,

逐漸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和醫技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