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陽綱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陽綱穴】Yáng gāng(BL48),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陽綱穴的位置: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中醫認為刺激陽綱穴有疏肝利膽、調理腸胃,緩解治療腹痛、腸鳴、肝炎、膽囊炎等作用。


穴位含義

膽腑的陽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陽綱穴」。「陽」,陽氣也。「綱」,網上之總繩也。陽綱名意指膽腑的陽氣由此外輸膀胱經。陽綱穴與膽俞穴相對,氣血物質皆來自膽腑,膽腑氣血處半表半里,而本穴又在背外之側,穴內物質為膽腑外輸的陽熱風氣,此陽熱風氣即是臟腑外輸的陽氣匯聚而成,有對體內外輸的陽氣抓總提綱作用,故名「陽綱穴」。


概況

【取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陽熱風氣,所處為天之天部。
【運行規律】由本穴散輸於肩背各部。
【功能作用】散熱降火。[1]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具有疏肝利膽,健脾和中
【主治病症】:主治膽、胃、胸、腹等疾患:如飲食不下,脘腹膜脹,黃疸,消渴,不嗜食,身熱,脅肋痛,腸鳴,泄瀉,腹痛,脅痛,脘腹脹痛,腸鳴泄瀉,現又多用陽綱穴治療肝炎,胃炎,胸膜炎,消化不良,胃痙攣,肝炎,膽囊炎,膽道蛔蟲症,心內膜炎,肌內風濕病,蛔蟲性腹痛等。
【配伍應用】:
陽綱穴配天樞穴氣海穴,有理中和胃,調腸止瀉的作用,主治腸鳴,腹痛,泄瀉。
陽綱穴配大椎穴、膽俞穴、足三里穴,治噁心欲吐。
陽綱穴配至陽穴、陽陵泉穴,治膽道蛔蟲病。
陽綱穴配肝俞穴、膽俞穴、陽陵泉穴、太沖穴、章門穴,治黃疸病


穴位療法

【針刺】陽綱穴,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 不可深刺,以防氣胸。
【艾灸】陽綱穴,艾條灸5-15分鐘,艾炷灸3-7壯。
【按摩】經常用按摩槌敲打的方式刺激陽綱穴,可調理肝、膽、胃疾病引起的疼痛。用刮痧板從上向下刮拭陽綱穴,可治腸鳴、腹痛、腹瀉等胃腸疾病。


視頻

焦守廷上傳足太陽膀胱經《陽綱穴》


參考文獻

  1. 陽綱穴,穴位密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