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爾帕西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爾·帕西諾
阿爾帕西諾.jpg
男藝人
本名 艾爾弗萊德·帕西諾
英文名 Al Pacino
國籍 美國
民族 意大利後裔
出生 (1940-04-25) 1940年4月25日(84歲)
美國紐約曼哈頓
職業 演員編劇導演製片
代表作品教父
聞香識女人
十三羅漢
威尼斯商人

阿爾·帕西諾(Al Pacino)[1]
1940年4月25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是意大利西西里島人的後裔,原名艾爾弗萊德·帕西諾。阿爾出生時母親才19歲,承受不了初為人母的壓力,加上經濟條件差,父親把他帶回他爺爺奶奶家,2年之後AL的父母離婚。他父親移居到加州做保險及餐廳的生意。童年時期,重複模仿同樣的電影情節及演員的對白成了他的嗜好之一。帕西諾對學校不感興趣,但在學校接觸戲劇之後,他的興趣與天份得到了發揮。開始了舞台生涯之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帕西諾在失意與窮困中度過,甚至必須向人借錢坐巴士去試鏡。為了工作,父親將小艾爾交給外祖父母撫養。由於外祖父母和母親都受到傳統意識的束縛,帕西諾7歲以前他們不允許他出屋,更不用說去教堂做禮拜了。14歲時,小阿爾參加了他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出,那是在南布朗克斯區阿爾斯米爾劇院上演的切科洛夫的《海鷗》。

1954年,15歲的帕西諾被曼哈頓的表演藝術學校錄取。可學習還不到一年,家人便不允許他繼續學習表演,他們要他忘記表演,找一份報酬好的工作養活母親。於是,帕西諾不得不離開了表演藝術學校。可是,對表演藝術着了迷的帕西諾沒過多久,又參加了赫爾伯特伯高夫的電影製片廠,遇見了演員查爾斯勞頓。4年後,利斯特拉斯伯吸收帕西諾參加了自己的演員訓練班,從此,他開始了演員生涯。使帕西諾終生遺憾的是,母親沒有看到他成名,便於1962年去世了,當時的他正在外地演出。畢業後,他在外百老匯的舞台上演出。二十六歲的時候,帕西諾在《印第安人想占布朗誦尼克區》的外百老匯舞台劇中演出一名精神病患者,首次贏得當年的戲劇托尼獎。

演藝經歷

1969年,帕西諾首次出現在電影銀幕上,在《我,娜塔麗》和《毒海鴛鴦》中出演。

1971年,他出演了他的成名作《教父》。接下來他又主演的《教父2》和《熱天午後》。並且,他憑藉《教父》、《衝突》、《教父2》和《熱天午後》連續4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或最佳男配角提名。

1971年,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要把小說《教父》搬上銀幕,他想找一個特別的人來扮演《教父》的主角邁克爾·柯里昂。科波拉看到過阿爾·帕西諾在電影《毒海鴛鴦》中的表演,希望他能夠出演。一開始製片廠拒絕了他的要求,不過在科波拉的強烈要求下,阿爾·帕西諾終於參與了演出。

1973年,阿爾憑藉在《教父》中的精彩表演,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1973年,派拉蒙公司出資六十萬美元加上總利潤的百分之一,邀請三十三歲的阿爾在《教父2》中再塑邁克爾·柯里昂一角。

20世紀80年代,帕西諾在布賴恩·德帕爾瑪導演的影片《疤面煞星》飾演一個惡棍形象。1985,他出演成本為二千八百萬美元的電影《革命》上映,影片的美國本土票房不足一百萬,阿爾·帕西諾因此息影4年。

1989年,他重回到百老匯演舞台劇,出演了《凱撒大帝》、《李察三世》和獲得東尼獎的《帕洛漢姆的基本訓練》。同年,他出演的《午夜驚情》上映,而由他自己參與拍攝並製作了一部片長一小時的影片《本地的污點》在現代藝術博物館中放映給小觀眾看。

1990年,他出演的漫畫電影《狄克崔西》和《教父3》上映。同年,他參與拍攝《至尊神探》,這部影片使他第二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的提名 。

1991年,帕西諾參加了浪漫影片《現代愛情故事》和《拜金一族》的拍攝,並再一次獲得奧斯卡提名。

1993年,他憑藉在《聞香識女人》中的表演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1996年,帕西諾執導了莎士比亞作品改編電影《尋找理查》。隨後,他和年輕一代的演員們合作了《立體謊言》、《忠奸人》和《魔鬼代言人》等作品。

2003年他出演了HBO改編的電視連續短劇《天使在美國》,扮演麥卡錫主義者羅依·科恩,獲得了第61屆金球獎和第56屆艾美獎電視連續短劇最佳男主角獎。

2006年,他加盟《十三羅漢》。

2007年,阿爾·帕西諾獲得了美國電影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2008年,67歲的帕西諾和64歲的德尼羅抖繼1995年的《盜火線》後,再次攜手合作演出《正義殺戮》。同年10月,阿爾·帕西諾自導自演的影片《中國咖啡》作為第三屆羅馬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此外,該屆羅馬電影節還授予帕西諾終身成就獎。

2012年,阿爾·帕西諾在白宮獲美國總統奧巴馬頒贈美國藝術勳章。

2013年2月,72歲的阿爾·帕西諾主演的犯罪喜劇《兄弟出頭天》在北美上映 。8月,阿爾·帕西諾確認出演的編劇丹·弗格曼的導演處女作《想象》,在片中飾演一名年老的搖滾明星。

2014年,他帶着《低入塵埃》和《曼戈霍恩》接連亮相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與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重要作品

參演電影
《88分鐘》(2008)
《十三羅漢》(2007)
《歡喜冤家》(2006)
《威尼斯商人》(2004)
《白夜追兇》(2002)
《利慾兩心》(2001)
《驚爆內幕》(1999)
《立體謊言》(1996)
《聞香識女人》(1992)
《教父3》(1990)
《午夜驚情》(1989)
《夕陽之戀》(1977)
《教父2》(1974)
《教父》(1972)
《毒海鴛鴦》(1971)

導演電影
《尋找理查德》(1996)
《中國咖啡》(2000)
《王爾德的莎樂美》(2011)
《莎樂美》(2013)

獲獎榮譽

奧斯卡金像獎
▪ 1993 第65屆 最佳男配角 拜金一族 (提名)
▪ 1993 第65屆 最佳男主角 聞香識女人 (獲獎)
▪ 1991 第63屆 最佳男配角 至尊神探 (提名)
▪ 1980 第52屆 最佳男主角 伸張正義 (提名)
▪ 1976 第48屆 最佳男主角 熱天午後 (提名)
▪ 1975 第47屆 最佳男主角 教父2 (提名)
▪ 1974 第46屆 最佳男主角 衝突 (提名)
▪ 1973 第45屆 最佳男配角 教父 (提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2011 第68屆 酷兒獅獎 王爾德的莎樂美 (獲獎)
▪ 1994 第51屆 終身成就金獅獎 (獲獎)

艾美獎
▪ 2013 第65屆 限定劇/電視電影類-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菲爾·斯派特 (提名)
▪ 2010 第62屆 限定劇/電視電影類-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死亡醫生 (獲獎)
▪ 2004 第56屆 限定劇/電視電影類-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天使在美國 (獲獎)

美國金球獎
▪ 2016 第73屆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丹尼·科林斯 (提名)
▪ 2014 第71屆 電視類-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菲爾·斯派特 (提名)
▪ 2011 第68屆 電視類-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死亡醫生 (獲獎)
▪ 2004 第61屆 電視類-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天使在美國 (獲獎)
▪ 2001 第58屆 塞西爾.B.戴米爾獎 (獲獎)
▪ 1993 第50屆 電影類-最佳男配角 拜金一族 (提名)
▪ 1993 第50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聞香識女人 (獲獎)
▪ 1991 第48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教父3 (提名)
▪ 1991 第48屆 電影類-最佳男配角 至尊神探 (提名)
▪ 1990 第47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午夜驚情 (提名)
▪ 1984 第41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疤面煞星 (提名)
▪ 1983 第40屆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歡喜冤家 (提名)
▪ 1980 第37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伸張正義 (提名)
▪ 1978 第35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夕陽之戀 (提名)
▪ 1976 第33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熱天午後 (提名)
▪ 1975 第32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教父2 (提名)
▪ 1974 第31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衝突 (獲獎)
▪ 1973 第30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教父 (提名)

英國電影學院獎
▪ 1991 第44屆 最佳男配角 至尊神探 (提名)
▪ 1976 第29屆 最佳男主角 教父2、熱天午後 (獲獎)
▪ 1975 第28屆 最佳男主角 衝突 (提名)
▪ 1973 第26屆 最有前途新人主演 教父 (提名)

意大利大衛獎
▪ 1994 第38屆 最佳外國男演員 情梟的黎明 (提名)
▪ 1974 第18屆 最佳外國男演員 衝突 (獲獎)
▪ 1973 第17屆 大衛特別獎 教父 (獲獎)

MTV電影獎
▪ 1998 第7屆 最佳反派 魔鬼代言人 (提名)

土星獎
▪ 1998 第24屆 最佳男主角 魔鬼代言人 (提名)
▪ 1991 第17屆 最佳男配角 至尊神探 (提名)

青少年選擇獎
▪ 2007 第9屆 最佳電影反派 十三羅漢 (提名)

托尼獎
▪ 2011 第65屆 話劇類最佳男主角 威尼斯商人 (提名)
▪ 1977 第31屆 話劇類最佳男主角 帕夫洛-胡梅爾的基本訓練 (獲獎)
▪ 1969 第23屆 話劇類最佳男配角 老虎打領帶嗎? (獲獎)

國家藝術勳章
▪ 2012-02-13 國家藝術勳章 (獲獎)

羅馬國際電影節
▪ 2008年 第3屆 馬庫斯奧里利烏斯終身成就獎 (獲獎)

英國電影協會
▪ 2014-9-25 英國電影協會(BFI)獎 (獲獎)

人民選擇獎 ▪ 1977 第3屆 最受歡迎電影男演員 (提名)
▪ 1976 第2屆 最受歡迎電影男演員 (提名)
▪ 1975 第1屆 最受歡迎電影男演員 (提名)

美國演員工會獎
▪ 2014 第20屆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菲爾·斯派特 (提名)
▪ 2011 第17屆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死亡醫生 (獲獎)
▪ 2004 第10屆 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天使在美國 (獲獎)

美國電影學會
▪ 2007 終身成就獎 (獲獎)

人物評價

他天生是個演員,很早就知道為夢想付出一切,高中沒念完就告別學校,只為追逐心中的影像夢。年輕時他一無是處。出身貧賤,1米70身高,屢屢被人呼為侏儒;長着一張猴子臉,全身上下實在找不出亮點。借錢買票坐公交巴士去各地試鏡,屢屢被拒。然而這個銀幕傳奇人物因為《教父》系列、《熱天午後》和《疤面煞星》等多部電影獲得了八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和四次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並在1993年因影片《聞香識女人》而獲得奧斯卡影帝的頭銜。2007年的美國電影學會將終身成就獎授予他,可謂名至實歸。美國電影學院委員會主席霍華德·斯特林格用「美國電影的偶像」來形容帕西諾。他被稱為「演員中的演員」,銀幕上的表達方式與眾不同。貓頭鷹一樣的眼睛炯炯有神,嗓子是一天抽兩包的沙啞。這個男人飽嘗過風雨,倖存並成功,生活教會他如何表演 。一個出色的導演,他的經歷珍貴且不可複製,他的存在,豐富了當代電影世界

視頻

《聞香識女人》探戈這一段我想有許多人留有印象,經典中的經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