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國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國旗

中文名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國旗

外文名稱:

所屬國家: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產生:

長寬之比:3:2

正式形成時間:1984年10月4日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國旗,旗面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旗面自上而下由紅、白、黑三個平行相等的長方形組成,中央為國徽圖案。[1]

國旗簡介

國名: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獨立日2月28日(1922年). 國慶日7月23日(1952年)。

本旗於1984年10月4日啟用。紅色代表革命和鮮血,白色代表光明的未來,黑色代表受外國壓抑的長久歷史。其中中央的國徽稱為「薩拉丁之鷹」,注視西方的金黃色雄鷹象徵日益豐盈的文明;雄鷹胸部的豎紋盾形徽章象徵與穆罕默德相關的庫里希部落,鷹爪下方的文字則是用阿拉伯文寫的「埃及阿拉伯共和國」。[2]

國旗含義

旗面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旗面自上而下由紅白黑三個平行相等的長方形組成,中央為國徽圖案。國徽:為一隻金色的鷹,稱薩拉丁雄鷹,象徵勝利勇敢忠誠。鷹胸前的盾面上為國旗圖案。鷹屹立的基座綬帶上用阿拉伯文寫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紅色象徵革命白色象徵純潔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徵過去的黑暗歲月[3]

國徽

埃及國徽為一隻金色的鷹,稱薩拉丁雄鷹。金鷹昂首挺立、舒展雙翼,象徵勝利勇敢和忠誠,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風暴在高空自由飛翔的化身。鷹胸前為盾形的紅、白、黑三色國旗圖案,底部座基飾帶上用阿拉伯文寫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埃及簡介

埃及,全稱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 العربية)。埃及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領土還包括蘇伊士運河以東、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埃及地處歐亞非之洲的交通要衝,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經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接壤,北瀕地中海,東南與約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蘇伊士運河是連接歐、亞、非三洲的交通要道。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戰略位置和經濟意義都十分重要。埃及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在經濟、科技領域方面長期處於非洲領先態勢。[4]

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規則的四方形。東西寬1240千米,南北長1024千米,地形平緩,沒有大山,最高峰凱瑟琳山海拔2637米。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但是如今的埃及阿拉伯人並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

埃及是一個非洲的強國,是非洲第三大經濟體。埃及境內擁有很多的名勝古蹟,例如國際知名的金字塔、帝王谷。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着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雖然埃及在非洲和中東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但埃及的經濟卻不樂觀,全國大部分人比較貧窮。尤其是2011年初以來的動盪局勢對國民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埃及出生率非常高,這導致了大約1000萬人沒有登記在冊,歐洲專家估計,埃及人口可能已經超過1億。

埃及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由於歷史的原因,英語、法語在埃及也被廣泛使用。

國名

通常認為,英語中「埃及」一詞是從古希臘語演變而來的。阿拉伯人則將「埃及」稱作米斯爾,在阿拉伯語中意為「遼闊的國家」。埃及又稱為金字塔之國,棉花之國。

首都 開羅(Cairo),面積約3085平方公里,人口800萬(2012年1月)。是阿拉伯和非洲國家人口最多的城市。夏季平均氣溫最高34. 2℃,最低20. 8℃;冬季最高19. 9℃,最低9. 7℃。[5]

自然資源

主要資源是石油、天然氣、磷酸鹽、鐵等。已探明的儲量為:石油44.5億桶(2013年1月),天然氣2.186萬億立方米(2012年1月),磷酸鹽約70億噸,鐵礦6000萬噸。此外還有錳、煤、金、鋅、鉻、銀、鉬、銅和滑石等。

習俗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埃及人對綠色和白色都有很深的感情。一般人都厚愛這兩種顏色。有把綠色喻為吉祥之色,把白色視為「快樂」之色的說法。他們對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數字也有喜厭之分。一般人都比較喜歡「5」和「7」數。認為「5」數會給人們帶來「吉祥」,認為「7」數是個受人崇敬的完整數字。因為「安拉」創造世界用了6天的時間,在第7天休息,所以人們辦一些重要的事情總習慣採用「7」數,例如:有很多咒語、禱告要說7遍;朝覲者回來後,第7天請客;嬰兒出生後,第7天宴請;還有紀念婚後7日,紀念去世後7日等等。他們有把蔥視為真理標誌的習慣。他們非常喜愛仙鶴。認為仙鶴是一種吉祥鳥。它美麗又華貴,象徵着喜慶和長壽。埃及人寵貓、敬貓如神,並視貓為神聖的精靈。在埃及人的心目中,貓是女神在人間的象徵,是幸運的吉祥物,是受人崇敬的國獸。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認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從右手和右腳開始,握手、用餐、遞送東西必須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腳,進入家門和清真寺先邁右腳。究其原因,穆斯林「方便」和做髒活時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認為是不乾淨的,用左手與他人握手或遞東西是極不禮貌的,甚至被視為污辱性的。

禮儀

埃及人的交往禮儀既有民族傳統的習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兩者皆有,上層人士更傾向於歐美禮儀。埃及人見面時異常熱情。一般情況下,見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問候的人說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問候語—「安塞倆目爾來庫姆」(直譯為「和平降於你」,意為「你好」)。我國穆斯林簡稱它為「色蘭」。如果是老朋友,特別是久別重逢,則擁抱行貼面禮,即用右手扶住對方的左肩,左手摟抱對方腰部,先左後右,各貼一次或多次。而且還會連珠炮似的發出一串問候語:「你好吧?」「你怎麼樣?」「你近來可好?」「你身體怎樣?」等等。

埃及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北非國家埃及人,大多均為穆斯林;教義教規重恪守,文明歷史永長存;一般都很愛仙鶴,「5」、「7」數字喜光臨;黑、藍、黃色屬忌諱,更為特殊禁說「針」;討厭當眾吐唾沫,贊女窈窕為不純。

男士不要主動和婦女攀談;不要誇人身材苗條;不要稱道埃及人家裡的東西,否則會認為你在向他索要;不要和埃及談論宗教糾紛,中東政局及男女關係。

在埃及,一到了下午3至5點之後,人們大都忌諱針。商人決不賣針,人們也不買針,即使有人願出10倍的價錢買針,店主也會婉言謝絕,絕不出售。

在埃及,進伊斯蘭教清真寺時,務必脫鞋。埃及人愛綠色、紅色、橙色,忌藍色和黃色,認為藍色是惡魔,黃色是不幸的象徵,遇喪事都穿黃衣服。也忌熊貓,因它的形體近似肥豬。喜歡金字塔型蓮花圖案。禁穿有星星圖案的衣服,除了衣服,有星星圖案的包裝紙也不受歡迎,禁忌豬、狗、貓、熊。3、5、7、9是人們喜愛的數字,忌諱13,認為它是消極的。吃飯時要用右手抓食,不能用左手。不論送給別人禮物,或是接受別人禮物時,要用雙手或者右手,千萬別用左手。

婚嫁

每一位埃及成年男子到了婚配年齡,首先要向意中人的父親提親或者在母系親屬及鄰居中擇偶。提親後,男女雙方開始商討女方的陪嫁數額,一般是男方把陪嫁款項的2/3作為聘禮送給女方。然後,在村長的主持下訂立婚約。埃及農村的婚禮場面熱鬧奢侈。迎親前,男方大擺宴席,並有歌舞相伴,有時宴慶數日。迎親時,新郎的母親帶領多輛裝點漂亮的馬車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要坐在其中一輛用昂貴克什米爾毛綢、玫瑰花等裝飾的花車上。

喪葬

在開羅市的東南部,有一座數百年歷史的墓地。它本是安葬愛資哈爾大學畢業生及顯赫人物的地方。後來,漸漸成為周圍地區的公共墓地。人們生前來這裡為自己建造死後的住所,於是一棟棟排列整齊的平房紛紛築起,儼然一座「死者之城」。每逢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死者的親友都來此聚集,懷念死者,這就是埃及人的獨特葬俗。

飲食

埃及人喜吃甜食,正式宴會或富有家庭正餐的最後一道菜都是上甜食。

著名甜食有「庫納法」和「蓋塔伊夫」。「錦葵湯」、「基食顆」是埃及人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食品。「蓋麥爾丁」是埃及人在齋月里的必備食品。「蠶豆」是必不可少的一種食品。其製造方法多種多樣,製成的食品也花樣百出。例如,切爛蠶豆、油炸蠶豆餅、燉蠶豆、干炒蠶豆和生吃青蠶豆等。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為主食,進餐時與「富爾」(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亞」(湯類)一併食用。耶素即為不用酵母的平圓形埃及麵包,他們喜食羊肉、雞、鴨、雞蛋以及豌豆、洋蔥、南瓜、茄子、胡蘿蔔、土豆等。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膩。串烤全羊是他們的待客佳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埃及人還特別愛吃中國川萊。

旅遊

國家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坐落在開羅市中心的解放廣場,1902年建成開館,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

金字塔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開羅郊區吉薩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90年。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夫拉國王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築形式更加完美壯觀,塔前建有廟宇等附屬建築和著名的的獅身人面像。第三座金字塔屬胡夫的孫子門卡烏拉國王,建於公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時期,金字塔的建築也開始衰落。門卡烏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內部結構紛亂。

左塞爾陵墓

薩卡拉金字塔位於開羅南郊30公里,尼羅河西河谷綠洲邊緣外的沙漠上,由多個金字塔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階梯金字塔,為古埃及第三王朝國王左塞爾的陵墓,約建於公元前2700年。

古城堡

建於1176年,為阿尤布王朝國王薩拉丁為抵禦十字軍的侵略保護開羅而建。城內建有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

古城堡內有埃及軍事博物館,展示埃及各歷史時期軍隊的武器、裝備、服裝、著名戰例、工事和城堡的實物、仿製品、模型、圖畫等。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建於1830年,伊歷1246年。整個建築具有奧斯曼帝國的建築風格。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阿爾巴尼亞人,1805年成為埃及統治者。

汗哈利里

位於開羅市中心地帶(老城區),由分布在幾十條小街巷裡的幾千家個體小店組成,許多店鋪可追溯到公元14世紀。市場道路狹窄,街道兩旁擠滿了小店鋪,主要出售金銀首飾、銅盤、石雕、皮貨及其他埃及傳統手工藝品,素以店面古樸、貨物齊全深受外國遊客喜愛。

夏宮

即蒙塔扎宮,坐落在市東部,占地155.4公頃,密林環繞,是一個獨具特色的花園。1952年前一直是皇室家族的消夏避暑地,現海濱向遊人和垂釣者開放。

卡特巴城堡

前身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燈塔建於公元前280年,塔高約135米,經數次地震,於1435年完全毀壞。1480年用其石塊在原址修築城堡,以國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1966年改為埃及航海博物館,展出模型、壁畫、油畫等,介紹自一萬年前從草船開始的埃及造船和航海史。與開羅古城堡並稱為埃及兩大中世紀古城堡。

珍寶館

原為古代法特梅公主住宅,1986年改為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珍寶館,展出王冠和珠寶首飾等。

埃及名勝古蹟圖片

同中國關係

同中國關係

兩國自1955年起互派留學生,此後逐年增加。

中埃自1956年5月30日建交以來,兩國關係一直發展順利。中埃兩國於1956年正式簽署文化合作協定,此後雙方共簽署9個文化合作執行計劃。

1995年12月,中埃簽署了兩國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

1997年簽署兩國教育部相互承認學歷、學位證書協議。

1999年4月,兩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2002年中方在開羅設立中國文化中心。

2006年5月,兩國外交部建立戰略對話機制。2006年6月,兩國簽署關於深化戰略合作關係的實施綱要。2006年11月,埃及宣布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自2007年1月27日起,中埃兩國互免持中國外交和公務護照、埃及外交和特別護照人員簽證。2007年5月,中國全國人大和埃及人民議會建立定期交流機制。[19]2007年,開羅大學與北京大學合作成立北非地區第一家孔子學院。

2008年以來,兩國政府積極推動雙方企業擴大經貿合作,雙邊貿易額持續保持增長態勢。2008年,華北電力大學與蘇伊士運河大學合建了埃及第二所孔子學院。

2012年,雙邊貿易額95.4億美元,同比增長8.4%,其中中方出口額82.2億美元,同比增長12.9%,進口額為13.2億美元,同比下降13%。中方向埃主要出口機電產品和紡織服裝等,自埃主要進口原油、液化石油氣和大理石等。

中埃文教、新聞、科技等領域交流合作活躍。2005年到2012年,雙方舉辦了文化周、電影節、文物展、圖片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受兩國人民歡迎。

截止至2013年,埃及有4所大學開設中文專業。

2014年12月22日至25日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閣下邀請,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閣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2014年12月,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6]

2016年1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比丁宮會見埃及總統塞西。[7]

參考資料

  1. 埃及 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2345實用查詢
  2. 埃及國旗
  3. 埃及 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2345實用查詢
  4. 埃及國家概況,外交部,2019年11月
  5. 埃及國家概況,外交部,2019年11月
  6. 中國和埃及關於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人民網,2014年12月23日
  7. 習近平會見埃及總統塞西,新華網,2016年0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