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爾普·阿爾斯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爾普·阿爾斯蘭

圖片來自welt

阿爾普·阿爾斯蘭現代土耳其語:Alp Arslan;1029年1月20日-1072年12月15日),本名穆罕默德·本·達伍德·恰格勒穆罕默德·本·賈格里塞爾柱帝國第二任蘇丹,首任蘇丹圖赫里勒·貝格之侄,一族英雄塞爾柱·貝格的曾孫 [1]

阿爾斯蘭任內屢次與埃及法蒂瑪王朝東羅馬帝國交戰取勝,使帝國得以擴張版圖,代表性戰役為1071年在曼齊刻爾特(今土耳其境內)以少勝多擊敗東羅馬帝國遠征軍,此役奠定大塞爾柱王朝在安納托利亞的統治。土耳其後人敬佩他的軍事才能和非凡武藝,尊稱他為「阿爾普·阿爾斯蘭」,意為「英勇之」。

在施政上,由於阿爾斯蘭自身對行政事務不感興趣,他將國事悉數交付尼札姆·穆勒克波斯官僚進行管理。

早年經歷

青年時的阿爾普·阿爾斯蘭隨叔叔圖赫里勒·貝格蘇丹駐紮在帝國西部,協助對抗埃及法蒂瑪王朝(綠衣大食)的統治者穆斯坦綏爾;由於教派衝突,遜尼派的塞爾柱帝國與什葉派的法蒂瑪哈里發關係惡劣、時有紛爭。他的父親恰格勒·貝格則負責管理帝國東部的呼羅珊地區。

在西部戰端稍歇之後,阿爾斯蘭回到大呼羅珊,父親安排他從事管理工作,並為他引薦尼札姆·穆勒克,後者頗受賞識,更在阿爾斯蘭即蘇丹位時被重用為「維齊爾」(即「宰相」或「首席大臣」),掌管帝國一切行政。

1059年,30歲的阿爾斯蘭接替去世的父親擔任呼羅珊總督。

即位與征伐

1063年,蘇丹圖赫里勒去世,貴族們決定讓阿爾斯蘭的幼弟蘇萊曼·恰格勒繼任蘇丹。對此不滿的阿爾斯蘭,與同樣覬覦蘇丹大位的叔叔庫塔爾米什爆發了達姆甘之戰。阿爾斯蘭一派最終取勝,他將庫塔爾米什的兒子們流放到安納托利亞南邊的托魯斯山區[2]。據在流放中倖存的蘇萊曼·庫塔爾米什回憶,阿爾斯蘭在戰後看到叔叔的屍體時難過的落淚。

1064年4月27日,阿爾斯蘭即位為大塞爾柱蘇丹,靠著尼札姆的輔佐他弭平了塞爾柱統治階層的派系糾紛,坐擁阿姆河底格里斯河的廣大南波斯領土,維持了帝國的穩定與和平。上任當年,阿爾斯蘭就覬覦土耳其聖巴西流教堂的大筆財產,自命為土耳其騎兵團長,揮軍渡過幼發拉底河,入侵東羅馬帝國治下的土耳其地區、卡帕多西亞省的首府開塞利

同年底,他與宰相尼札姆·穆勒克一同進軍同屬東羅馬的亞美尼亞喬治亞省,在25天的圍攻後,塞爾柱軍攻下亞美尼亞首都阿尼,旋即對市民展開屠殺,當時阿拉伯歷史學者西必特·艾本紐·喬西親眼見證了蘇丹軍隊破城後的慘況:「(賽爾柱)軍隊屠殺居民,燒殺虜掠,所有倖存者淪為階下囚,人數至少有5萬......聽說走到哪都會不小心踩到屍體,街道為之堵塞。我決心進城親眼看看城中傳聞是否為真?然而,當我發現連半條沒有屍體的街道都不存在時,不得不承認答案是如此悲慘。」

1066年,阿爾斯蘭召集各地領主舉辦大會,席間宣布他的兒子馬利克沙一世為下任蘇丹繼承人。隔年,塞爾柱帝國佔領亞美尼亞全境。

東羅馬帝國反擊

1068年,東羅馬帝國將軍羅曼努斯四世強娶先皇遺孀登基。他斷然實施軍事改革,兩度親征塞爾柱帝國。由於阿爾斯蘭不重視小亞細亞地區和連勝帶來的驕縱,他放任當地當地駐軍任意劫掠,各部族如同一盤散沙。羅曼努斯四世抓住機會將他們分個擊破,收復部分失土並奪得了阿勒頗附近的一座城市。同時,塞爾柱帝國已持續一年的對伊康(今科尼亞)攻勢也被擊退,西方邊界一度退至幼發拉底河。由於和埃及法蒂瑪王朝的戰事仍未歇,在土耳其一系列戰事失利後,蘇丹決定與東羅馬拜占庭方面和談;1069年兩軍簽下和約,塞爾柱帝國避免了腹背受敵的狀況。

1070年東羅馬帝國第三度發動遠征,此次羅曼努斯並未親陣。此時阿勒頗的統治者拉希德·馬哈茂德為了獲取阿爾斯蘭的支援,向蘇丹宣誓效忠,獲得了塞爾柱軍隊的幫助。東羅馬遠征軍戰敗、崩潰,指揮官曼努埃爾·科穆寧(已故皇帝伊薩克一世的姪子)亦被俘。

1071年2月,羅曼努斯派遣大使至塞爾柱更新和約,當時阿爾斯蘭正在圍攻埃德薩城;東羅馬大使到達後,他答應續約並立即解除包圍,向南移師對抗法蒂瑪軍。然而,羅曼努斯此次換約乃是希望分散蘇丹在北方的注意力,趁塞爾柱人反應之前收復亞美尼亞。

後世影響

由於曼齊刻爾特一役將東羅馬帝國趕出安那托利亞半島,阿爾斯蘭常被視作土耳其人獨立的象徵,廣受安那托利亞主義(Anatolianism,即土耳其國家主義)者尊崇。

在2002-2008年的土庫曼斯坦曆法改革期間,一度以阿爾普·阿爾斯蘭之名命名八月份。

參考文獻

  1. Gibbon, Edward(愛德華·吉朋). 羅馬帝國衰亡史. 席代岳譯. 臺灣: 聯經出版公司. 2004. ISBN 957-08-2771-8. 
  2. Claude Cahen, Pre-Ottoman Turkey: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ulture and history c. 1071-1330, trans. J. Jones-Williams (New York: Taplinger, 1968), pp. 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