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里克謝·列昂諾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里克謝·列昂諾夫
來自網絡的圖片
阿里克謝·列昂諾夫

中文名稱 :阿里克謝·列昂諾夫

外文名字 :Алексей Архипович Леонов

出生地 :克麥羅沃州季蘇利區利斯特維揚卡鎮

國 籍 :蘇聯

阿列克謝·阿爾希波維奇·列昂諾夫(1934年5月30日-2019年10月11日),蘇聯宇航員。2019年10月11日,阿列克謝·阿爾希波維奇·列昂諾夫去世,享年85歲。[1]

人物生平

  • 1934年5月30日,出生於克麥羅沃州季蘇利區利斯特維揚卡鎮,第一個太空行走者,
  • 1953年,參軍。
  • 1957年,畢業於丘吉耶夫軍事航校,同年年加入蘇聯共產党進入航空部隊擔任飛行員。
  • 1960年被選入航天員隊伍。進入茹科夫斯基軍事工程學院深造。
  • 1965年3月18日,作為副駕駛和別利亞耶夫共同完成了「上升—2」號飛船的航天。成為第一個太空行走者。
  • 1965年3月23日,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 1975年7月15日—20日,作為船長參加了蘇聯「聯盟—19」號飛船(隨航工程師是B·H·庫巴索夫)和美國「阿波羅」號飛船的聯合航天。再次榮獲「金星」獎章。
  • 1975年7月22日,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獲得者。
  • 1975年,空軍少將
  • 1970-1991年間,擔任國際宇航培訓中心副主任。

經歷

  • 阿列克謝·阿爾希波維奇·列昂諾夫Leonov Алексей Архипович Леонов (1934.5.30,克麥羅沃州季蘇利區利斯特維揚卡鎮),蘇聯航天員(1965),第一個太空行走者,兩次「蘇聯英雄」稱號獲得者 (1965.3.23,1975.7.22)。空軍少將(1975),
  • 1934年5月30日出生於克麥羅沃州。1953年參軍。1957年畢業於丘吉耶夫軍事航校,同年年加入蘇聯共產党進入航空部隊擔任飛行員。1960年被選入航天員隊伍。進入茹科夫斯基軍事工程學院深造。1965年3月18日,作為副駕駛和別利亞耶夫共同完成了「上升—2」號飛船的航天。飛行期間,他以驚人的勇氣完成了宇航史上第一次離開飛船進入太空的動作,在太空中渡過了大約24分鐘,其中自由「漂浮」12分鐘,有幾次離開飛船的距離達5米。飛行期間,為研究無支撐空間運動中的生物力學作了初步實驗,試驗了自主式生命保障系統、氣密過渡艙和操縱系統。還探索了在飛船外面進行安裝和拆卸工作的可能性。因完成這次飛行,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 1975年7月15日—20日,作為船長參加了蘇聯「聯盟—19」號飛船(隨航工程師是B·H·庫巴索夫)和美國「阿波羅」號飛船的聯合航天。這是航天史上第一次按照「聯盟—阿波羅」計劃進行的重大的聯合科學實驗。它是根據1970年5月24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簽訂的為和平目的研究和利用宇宙空間的合作協定進行的。在6晝夜飛行過程中,首次檢驗了靠攏和對接協調吻合設備,實現了蘇美航天飛船的對接和兩艘飛船乘員的相互換乘,進行了聯合科學研究實驗。由於勝利地完成了這次飛行,表現英勇,再次榮獲「金星」獎章。1970-1991年間擔任國際宇航培訓中心副主任。
  • 為表彰列昂諾夫在開發宇宙空間方面建立的功勳,蘇聯科學院授予他齊奧爾科夫斯基金質獎章1枚,國際航空聯合會授予他「宇宙」金質獎章2枚。此外,還榮獲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勞動英雄稱號。獲「列寧勳章」2枚,「紅星勳章」和三級「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勳章」各1枚,獎章及外國勳章多枚。月球背面一環形山以其名字命名。在莫斯科和他的故鄉克緬洛沃市都有其青銅雕像。 著有:《走向宇宙》(馬雷什出版社,1980年)、《星際生命》(青年近衛軍出版社,1981年)、《宇宙的空間和時間認識》 、《航天員活動的心理特點》。

主要事件

  • 1965年3月18日,作為副駕駛和別利亞耶夫共同完成了「上升—2」號飛船的航天。成為第一個太空行走者。
  • 飛行期間,他以驚人的勇氣完成了宇航史上第一次離開飛船進入太空的動作,在太空中渡過了大約24分鐘,其中自由「漂浮」12分鐘,有幾次離開飛船的距離達5米。飛行期間,為研究無支撐空間運動中的生物力學作了初步實驗,試驗了自主式生命保障系統、氣密過渡艙和操縱系統。還探索了在飛船外面進行安裝和拆卸工作的可能性。
  • 1975年7月15日—20日,作為船長參加了蘇聯「聯盟—19」號飛船(隨航工程師是B·H·庫巴索夫)和美國「阿波羅」號飛船的聯合航天。這是航天史上第一次按照「聯盟—阿波羅」計劃進行的重大的聯合科學實驗。它是根據1970年5月24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簽訂的為和平目的研究和利用宇宙空間的合作協定進行的。在6晝夜飛行過程中,首次檢驗了靠攏和對接協調吻合設備,實現了蘇美航天飛船的對接和兩艘飛船乘員的相互換乘,進行了聯合科學研究實驗。當地時間2019年10有15日,「太空行走第一人」、兩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的前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被安葬在俄羅斯莫斯科州的聯邦軍人紀念公墓。此前,包括俄國防部長在內的上千人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

榮譽表彰

為表彰列昂諾夫在開發宇宙空間方面建立的功勳,蘇聯科學院授予他齊奧爾科夫斯基金質獎章1枚,國際航空聯合會授予他「宇宙」金質獎章2枚。此外,還榮獲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勞動英雄稱號。獲「列寧勳章」2枚,「紅星勳章」和三級「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勳章」各1枚,獎章及外國勳章多枚。月球背面一環形山以其名字命名。在莫斯科和他的故鄉克緬洛沃市都有其青銅雕像。

個人著作

著有:《走向宇宙》(馬雷什出版社,1980年)、《星際生命》(青年近衛軍出版社,1981年)、《宇宙的空間和時間認識》 、《航天員活動的心理特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