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陸方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陸方濟主教(Bishop François Pallu,1626年8月31日-1684年10月29日),越南天主教東京宗座代牧區、中國天主教福建宗座代牧區首任宗座代牧(1680-1684),巴黎外方傳教會創始人之一(1660年),在亞洲地區傳教。

古希臘時期,君士坦丁堡被稱為拜占庭,拜占庭帝國之名便來源於此[1]。拜占庭帝國從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名,只是史學界為了區分同時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而對東羅馬帝國的一個稱呼,也是對東羅馬帝國典型的希臘文化特點[2]的概括。

簡介

1626年8月31日,陸方濟出生於法國圖爾。1849年,耶穌會會士亞歷山德羅從遠東回到歐洲,徵募前往遠東的傳教士。應召者三人為:陸方濟、朗培·德拉莫特(Pierre Lambert de la Motte)和高多冷提(Ignace Cotolendi)。教宗任命他們三人為遠東的宗座代牧。:229-230

1658年7月29日,陸方濟被任命為赫里奧波里斯領銜主教。同年11月17日祝聖。

1659年9月9日,越南成立第一個宗座代牧區,天主教安南東京宗座代牧區,監管中國西南部的雲南、貴州、四川、湖廣和廣西五個省份以及老撾的教務。任命陸方濟為首任宗座代牧(1659– 1679)。

1660年,陸方濟參與創立巴黎外方傳教會。

1660-1662年,三位主教前往各自的傳教區,步行穿越波斯和印度,因為葡萄牙船拒絕運送非葡萄牙傳教士,而荷蘭船和英國船則拒絕運送天主教傳教士。 德拉莫特於1660年11月26日離開馬賽,在18個月後到達暹羅的丹老。陸方濟與九名同夥於1662年1月3日離開:232,24個月後,在暹羅首都大城府與德拉莫特會合,但高多冷提於1662年8月6日抵達印度時去世。

Relation abrégée des missions..., 作者陸方濟,1668年在巴黎出版 1665-1666年,德拉莫特和陸方濟 在大城府創辦暹羅總修院(Seminary of Saint Joseph),即現在馬來西亞檳城College General的起源。

從1667年到1673年,陸方濟在法國,出版了法國在東南亞的宣教事跡。:413 1673年他回到暹羅。帕盧(Pallu).

陸方濟在1675年1月16日的信件,描述他在馬尼拉被囚禁的情況 1674年,陸方濟航行前往委託給他的東京教區(越南),但遇到了一場風暴,不得不在馬尼拉登陸。他被西班牙人囚禁,用船送到美洲的阿卡普爾科,又從那裡送到西班牙進行審判。最後,在教宗依諾增爵十一世和路易十四的干預下獲釋。 在這次非自願的環遊世界之後,他只能在1682年7月返回暹羅。

1680年4月15日,陸方濟改任天主教福建宗座代牧區首任宗座代牧(1680-1684)。

1684年1月,陸方濟抵達中國福建省:262。1684年10月29日,陸方濟在福安縣穆陽去世,享年58歲。

視頻

陸方濟 相關視頻

2021莫斯科愛樂音樂節 | 亨德爾 - 天主教世界的音樂
天主教的使命感

參考文獻